40岁暴击:连脚都开始“提要求”,才发现半生都在糊弄自己!

最近做鞋子专场,我一双高跟鞋都没选。小伙伴一直找我确认,姐都挺好看的哎,我们不放进专场吗?

我想了想,这些年,我的鞋柜里几乎只剩平底鞋、运动鞋了,完全没了高跟鞋的踪影……

前阵子看到一个新闻,Lady GAGA因病取消了演唱会,她躺在床上一边痛哭一边吐槽从脚趾、整条腿、肋骨、肩膀撕心裂肺的疼痛。

除了跟她一直以来就有的纤维肌痛综合征有关外,她酷爱穿的“恨天高”更是加重了身体的疼痛。

Lady GAGA可是有“高跟鞋女帝”之称的,155的身高穿上至少10厘米的高跟鞋,但近些日子,她破天荒地穿上了黑色平底靴和芭蕾舞鞋,为了减少高跟鞋带给身体的负担。

哎呀呀,这种又贵又虐人的“美丽刑具”,我真的老早就抛弃了,上一次穿鞋跟超过5cm的鞋,估计还是和OK爸结婚办酒那天,我想很多妈妈应该都和我差不多。

但让我意外的是,在大家纷纷抛弃高跟鞋之后,竟然还有更多隐形的“刑具鞋子”。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说实在的,我们给孩子买鞋注意这注意那,给自己买鞋从来没这么多讲究,但随着年纪慢慢上来,我们要在这事上多投入点关注度!


01

为什么穿了平底鞋,脚还是很累?

其实现在大多数女性已经越来越注重舒适性了,不穿高跟鞋,那就选择平底鞋呗。

但平底就一定穿得更舒服?比如有些豆豆鞋鞋跟会磨脚后跟、帆布鞋尖头挤脚趾头、人字拖磨脚趾缝、板鞋皮鞋扯得脚底板疼……

这些鞋子路走多了,脚酸痛还是其次,腿和腰也跟着受罪。

有些商家抓住了“卖点”,开始宣传“踩屎感”、“踩棉花感”的鞋子,言外之意好像越软、越轻越舒服。

但是买回去穿久了之后有没有发现,其实“软轻”并不等于舒适,这些鞋子中部承托力不够,无法支撑我们的足部和下肢,也就无法让脚找准走路的着力点,它们都忽略了关键的一环——足弓。

先跟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人类是唯一有足弓的脊椎动物,这种精巧的人体结构是动物足部进化的天花板,小朋友的足弓到了6岁之后才会发育成熟。

足弓就像深藏不露的三角形稳定器+减震弹簧,起到平衡稳定、缓冲减震的作用,让整个脚能够轻松撑起全身的重量,但足弓并不是万能的,也是需要一定的支撑的。

脚部长期受到太多压力,而鞋子足弓支撑又不足,长期下来各种身体的连锁问题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出现。最常见的就是拇指外翻、小腿外翻、长短腿、骨盆前倾、脊柱侧弯等。

所以如果想选一双穿着能长时间久站不累的鞋子,能提供足够的足弓支撑就很重要了。有网友现身说法,穿上足弓鞋爬了三天的山脚都不痛,小腿外翻的情况也有所改善。

可是市面上大部分女性的鞋子,包括运动鞋都缺少这一功能设计,因为足弓支撑设计有时也会与“窄细尖”的审美潮流产生冲突。商家为了更高的销量会放弃足弓支撑设计。

而很多男性的鞋子尤其是运动鞋是自带足弓支撑设计的,比如在某品牌宣传广告中用极小的字声明“仅男款有足弓支撑科技”。

真是不留意不知道,连小小的鞋子都被“区别对待”了。


02

必须要买足弓鞋吗?

分享这些只是为了让大家提高对脚步健康的重视,不是提倡大家非足弓鞋不买。

不同人群对足弓鞋的需要程度是不同的,判断对足弓支撑的需求度先要学会了解自己的脚。

可以观察自己鞋子的磨损区域,或者脚沾湿后在白纸上踩出足印观察足弓处空白的大小,也可以光脚踩实看食指是否能轻松地插进足弓处,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去专门的机构做足态分析更专业。

但前面这三种方法(如下图所示)大致可以帮助判断出正常足、扁平足、高弓足了。

如果足弓正常,没有疼痛或不适,选择舒适、合脚、有基本支撑缓冲功能的鞋子就可以满足基本行走需求。

但如果需要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大量运动最好还是换上有足弓支撑的鞋,帮脚部分担下压力。

对于这类人,适度的才是最好的,过强、过久的足弓支撑反而可能顶到正常足弓,引起不适。如果长期依赖外部的足弓支撑,足底的内在肌肉可能因为“用进废退”而变得懒惰和虚弱,反而变得更加依赖鞋子的支撑,形成恶性循环。

最需要足弓支撑设计的是那些扁平足、过度内旋的人、有特定足部疾病的人,强力的足弓支撑可以帮助承托起塌陷的足弓,纠正力线,减少过度内旋,缓解和预防疼痛。

包括孕妇孕晚期承托的压力较大,老人骨骼衰老,都可以穿足弓鞋减轻脚底压力。

高弓足人群就要慎重选择了,他们的脚通常缓冲吸震能力差,对足弓支撑的需求更侧重于缓冲和稳定性,而不是硬性的“承托”。


03

怎么选?简单支四招。跟我们给小孩选鞋有一些相似:

首先,拧一拧:双手握住鞋头和鞋跟旋转,如果鞋子很轻易拧成麻花状,说明抗扭转性不好。

其次,折一折:双手握住鞋头和鞋跟对折,鞋子如果从大脚趾跟处而不是在脚掌中心弯折,更符合脚的运动习惯。

第三,按一按:按住鞋底足弓处,要有一定的硬度和高度提供支撑性,一定的弹性提供减震性。

第四,捏一捏:足跟杯最好选择硬一点的,防止鞋子变形引起的崴脚,保护脚后跟。

当然每个人的脚型千差万别,除了足弓的差别,还有罗马脚、希腊脚、埃及脚等区分,最好还是选鞋的时候走一走、跑一跑,亲身感受一下足弓支撑是否贴合。

我们需要的是让鞋来满足脚,而不是脚去迁就鞋。


04

女人委屈自己太久了

本来是因为健康才去了解足弓鞋,但也看到设计缺失背后对女性需求的忽略。

大多数女生总是选不到好的鞋,以为不是鞋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于是嫌弃自己长的不够“标准”,吐槽自己脚面太高、脚掌太宽或者没有脚后跟。

更可怕的一种主流观念是,时尚和美丽的代价就是学会忍痛,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有网友细数了更多奇葩的女性设计,结果还真不少。

裤子档线过短摩擦私密处、胶纸商标直贴皮肤过敏又磨人、衬衫不给胸设计空间总是崩扣子、商场里各种白幼瘦审美下堪比童装的小码女装。

从鞋子到紧身裤,从束腰到文胸,女性全身上下都是在束缚中生存。

女性真是人类最强“忍者”,不合理、不舒适的设计都习以为常了。

在一些场合对女性的着装要求也十分不友好,比如在高空这种颠簸甚至有点危险的工作环境下,高跟鞋、丝袜、一步裙几乎就是空姐的标配。

《喜剧之王2》里做过空姐的嘻哈就狠狠吐槽了一下航司制定的着装标准。

丝袜不仅穿着不方便,开了冷气也不保暖,走路会掉裆,穿上一天还很累。

最可怕的是碰上空中险情,空姐们得脱掉丝袜再逃跑,不脱掉就很容易着火,耽误宝贵的求生时间。

有次她的一个朋友脱掉丝袜光腿从逃生梯上滑下来,双腿都被磨烂了。

“你哪怕给我厚一点的牛仔裤,起火的时候我甚至能够一屁股把它坐灭。”

“吐槽”还是有用的,据说后来多家民航公司推出了新制服,空姐可以自选裤装、平底鞋。

还有很多正式场合,穿礼服、裙子是对女性着装的基本要求,就算是在寒冬腊月,也要当一朵忍受刺骨严寒的腊梅。

有次孙颖莎参加大型户外活动,男主持人穿着西服,她穿着厚毛衣,唯独礼仪小姐穿着一字肩礼服裙,胳膊冻得通红,主持人拿着“道具”侃侃而谈,孙颖莎只顾盯着礼仪小姐有多冷。

之后莎莎再去参加某户外活动,主办方问及莎莎有什么要求时,莎莎毫不犹豫提出:“让主持人别穿裙子了,还是穿羽绒服吧,天太冷了,别感冒了。”

于是就有了从业十多年的主持人第一次穿羽绒服上台主持,激动的她发声感谢。

很庆幸,现在的社会有了更多的包容度,那我们越发要更爱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时尚   半生   提要   鞋子   高跟鞋   女性   平底鞋   鞋跟   空姐   穿着   脚后跟   丝袜   扁平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