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节到来,天气逐渐转凉,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在这种环境下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对于老年人和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而言,这个季节更应该时刻警惕,做好防护,预防疾病的发生。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且干燥,人体为了保持核心体温,血管会自然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然而,这种生理反应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肌耗氧量,导致血液循环阻力升高、血压升高,大大增加心肌缺血的风险;此外,低温还会促使血液黏稠度上升,容易形成血栓,进一步增加心脏病的发作可能。据统计,相较于夏季,秋冬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了50%;并且在寒冷地区,每当温度下降1℃,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便随之增加1%。
1991年,美国著名心脏病学专家Braunwald首次提出了“心血管事件链”概念,表示心血管病的产生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逐步发展的心血管事件所构成的连续过程,就像一条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链条。这一概念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从单一因素或环节的干预转向 “整体、连续、全程”的系统化管理模式。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应如何进行科学干预?一份权威《专家共识》的发布给出了答案。
近期,《通络药物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专家共识》在沈阳正式发布,首次系统揭示了通络药物在心血管疾病全周期管理中的独特价值,并推荐四大通络药物全程管理、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为科学应对心血管疾病提供了全新方案。
在高危因素聚集期,津力达颗粒可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41%,并调节多项代谢异常指标,延缓动脉硬化进程,从源头减少疾病发生风险;动脉粥样硬化阶段,通心络能够有效缩小斑块体积、降低斑块破裂风险,从而降低心梗、脑梗发生风险;当疾病发展至心梗阶段,在常规西药治疗及血运重建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可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27%,降低再次心梗风险74%;心律失常阶段,参松养心具有整合调节、快慢兼治的独特优势,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证实,其能有效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一年内复发风险40%,且安全性良好,为房颤等心律失常的管理提供助力;面对终末期的慢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则多靶点干预,可降低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22%,分别显著降低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24%、心血管死亡风险17%,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补充方案。
想要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定期体检,特别对于那些存在高危风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患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风险。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保证充足的睡眠,确保每晚7至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坚持每日适量运动,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体重,还能增强心脏功能;同时,合理的膳食结构如多吃蔬菜水果,减少盐分和油脂的摄入,对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同样重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减少精神压力,定期放松心情,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除此外,烟草和酒精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戒烟限酒也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在秋冬季节,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心血管健康。通过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结合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让我们携手并进,打响这场“心脏保卫战”,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心血管健康。#通络药干预心血管事件链共识发布#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