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刚熬过连续两周的下跌,本周总算稳住了阵脚!
布伦特原油守在 63 美元 / 桶以上,WTI 原油也在 60 美元附近徘徊。
但这平静背后全是暗流:交易者手里的钱攥得发烫,既怕全球原油真的供大于求砸手里,又担心美国对俄制裁突然收紧导致油价跳涨。

说白了,现在市场就是 “信息真空期” 的僵局:制裁带来的供应收缩预期,刚好抵消了过剩担忧。
但这平衡撑不了多久。
本周 OPEC (石油输出国组织)和 IEA (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报告、美国原油库存数据陆续出炉,每一个数字都可能打破现状,甚至引发油价剧烈波动。
要说油价的 “定海神针”,很多人会想到 OPEC 的减产协议,但这根针最近有点晃。

之前为了撑油价说好一起减产,可部分国家偷偷超产,执行力度根本没达标。
不过最新数据显示,OPEC 减产执行率曾冲到 95.01%,当时科威特都完成了目标,只剩阿联酋还差 22 万桶 / 日没达标。
可到了 2025 年情况又变了,OPEC 先是连续增产抢市场,后来又宣布明年一季度暂停增产。

这次 OPEC 的新报告要是说执行率又掉下去了,大家肯定更信 “原油过剩”,油价大概率要跌。
另一边 IEA 的报告更侧重需求端,说白了就是看全球经济能不能扛住原油消耗。
信达证券的数据显示,OPEC 对 2025 年需求特别乐观,预测全球原油库存会每天减少 125 万桶,可 IEA 却觉得库存会每天增加 90 多万桶。

这俩机构的分歧这么大,报告一出来,多空双方肯定要借着数据吵起来,油价想稳住都难。
美国对俄制裁这颗石子,在亚洲原油市场溅起了大浪,最意外的是印度的反应。
之前买俄油跟不要钱似的,现在五大炼油厂直接暂停进口,这一下就少了每天 120 万桶的量,占俄罗斯对印出口的 65%。
俄罗斯急得赶紧降价,乌拉尔原油比布伦特原油便宜 4 美元 / 桶,可还是没人买。

反观沙特,立马下调亚洲原油售价,精准接住了印度的需求。
就说印度最大的炼油厂信实工业,10 月从沙特买的原油直接涨了 87%,要知道这家厂的炼油产能每天 124 万桶,可不是小客户。
俄罗斯也在找补,往土耳其、北非卖更多原油,今年 11 月对土耳其的出口都到每天 40 万桶了,创了新高。
可这些地方要么买得少,要么运输成本高,想补上印度的缺口太难。

更麻烦的是,西方制裁还卡着运输保险和支付结算,就算想再降价,钱货能不能顺畅交割都是问题。
现在印度还在跟沙特、阿联酋谈长期供应协议,这要是成了,亚洲原油贸易格局就得重写。俄罗斯要是不接着降价,市场份额可能丢得更惨。
除了 OPEC 和印度的变数,美国这边的情况更关键,毕竟 EIA 的库存数据每次都能搅动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1 月 24 日那周,美国原油库存一下涨了 350 万桶,消息一出来,布伦特原油直接跌到 77.16 美元 / 桶,WTI 也跌到 73.36 美元 / 桶。

要是本周库存再增加,“供应过剩” 的帽子就摘不掉了,油价肯定要受压。
可反过来,要是库存降了,市场焦虑能缓解不少。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页岩油的处境,现在油价不到 60 美元,可页岩油生产商要 65 美元才能盈亏平衡。
已经有公司开始砍预算了,20 家大型页岩油生产商 2025 年的资本支出少了 18 亿美元,钻井平台数量也比去年少了 26 个。

要是油价再跌点,高成本项目肯定要减产,到时候美国原油供应可能真的收缩,反而会托住油价。
这一来一回的矛盾,让美国数据成了本周最不能忽视的变量。
说到底,现在的油价就是 “纸糊的平衡”,全靠 OPEC 减产、对俄制裁、美国库存这几个变量互相牵制。

但本周过后,这平衡大概率要被打破:OPEC 执行率下滑会加剧过剩担忧,IEA 需求预测悲观更会雪上加霜。
可要是美国库存下降、页岩油减产,又可能撑起油价。
而对俄罗斯和沙特来说,这场市场份额的争夺战才刚到关键局,每一步都可能改变游戏规则。
接下来就看这几份报告怎么说 —— 毕竟在原油市场,数据永远是最硬的道理。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