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地 倪超英
10月18日,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动仪式在大零号湾举办。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钟燕群,“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活动发起人、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左焕琛,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绍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共同启动本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标志着这场汇聚全球生态智慧、倡导全民参与的自然保护盛会正式拉开帷幕。
AI奏响活动序曲,裸眼3D营造沉浸体验
开场节目《鼓动未来》由鲸鱼人形机器人与知名鼓乐表演团队联袂呈现,巧妙融合传统文化底蕴与人工智能技术,奏响了“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创新绘就绿色未来”的激昂乐章。随后,裸眼3D动画生动亮相,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吉祥物、江豚“申申”逐浪前行,虚拟与现实无缝衔接,让市民直观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坚持科普创新,展望绿色发展新篇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在致辞中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时代命题,也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作为国内首个以自然保护为主题的大型科普教育公益活动,自2015年创办以来,广泛吸引全球顶尖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已逐步发展成为展示城市绿色发展成果、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围绕生态文明对话交流的国际平台。未来,上海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分享上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大城市的成果经验,一起并肩创造绿色低碳发展的美好明天。
科技赋能生态保护,解码“绿色家底”与“美丽河湖”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谭娟分享了上海在生物多样性调查方面的技术突破:传统人工调查方式已被多源遥感、AI识别、环境DNA(eDNA)等前沿技术取代,使城市“绿色家底”更加清晰、保护更为精准,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上海方案”。“苏州河的蝶变”成为另一焦点。2025年“我是美丽中国讲解员”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张晓栋介绍了其治理关键:源头依托石洞口污水处理厂“人工肾”截污;借助河道传感器网络、AI摄像头及数字孪生系统实现科技监测与风险预判;469名快递员担任“民间河长”参与守护,并采纳市民建议形成“生态民主”,生动诠释“人民城市”理念,成为科技护航美丽河湖建设的典范。
首推自然科普路线,开启生态体验新方式
为让市民亲身体验科技赋能生态保护的成果,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姜道荣,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一级巡视员柏国强,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倪前龙共同发布了5条City Walk自然科普路线和11条生态研学路线,鼓励市民在AI加持下探索科普新玩法,让每一次行走成为科技赋能自然保护与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传播大使倡议绿色行动,千万市民共蓄绿色能量
本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传播大使、著名演员陈龙通过视频发起“绿色未来行动倡议”,呼吁公众从身边小事做起,携手守护上海绿水青山,共同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此前线上蓄能活动已吸引超千万市民参与,展现出全民投身生态保护的热情。活动现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王浩,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黄红,上海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副局长阮仁良,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二级巡视员钱杰,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谭瑞琮,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小明共同点亮生态城市绿色光谱,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寓意上海将持续以科技为动力,推动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科普主题活动全面上线,全民共赴科技生态之约
本届自然保护周整合优质科普资源,以“科技”为主线打造超千场特色活动,让公众在参与中感受科技与自然的融合之美。“国际交流活动”邀请全球专家分享自然保护前沿科技与经验,围绕“绿色技术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宜居城市建设”展开研讨;“环保科普活动”“生态践行活动”依托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动植物园等场所,提供沉浸式体验与自然探索机会;“青少年主题活动”“科普场馆主题活动”通过“鸟类识别”“自然笔记”“生态调查”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在科学实践中感知自然、记录自然;“人与自然市民科普活动”“手机随手拍大赛”结合AI技术,以科普创作、City Walk等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生态之美触手可及;“主题摄影展”“主题科普影视展映”则以影像艺术点亮科学之美,探索科学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此外,组委会还联合中国移动、蚂蚁森林、航空公司等推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展”“自然主题航班”等特色宣传活动,让绿色理念融入城市肌理、凝聚发展共识。
未来,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将以科技为帆、以行动为桨,在这承载千万人期盼的绿色航程上奋楫争先,共同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