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古书奇谭
编辑 | 古书奇谭
同为1亿人口量级的经济体,越南的第三季度GDP交出9146亿元的成绩单,而山东的数字直接冲到2.7万亿元,近乎三倍的差距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越南靠代工快速崛起,为何敢立下千亿半导体目标?山东稳扎稳打多年,又面临哪些不能回避的挑战?两种模式到底谁更能抵御全球经济风浪?


数据背后的赛道之争
当越南三季度9146亿元GDP数据公布时,不少人惊叹这个东南亚国家的增长速度,2023年全年3万亿元的总量,已经让它甩开一众东南亚邻国,而这一切的核心驱动力,正是制造业的快速扩张。
回溯其崛起之路,三星的入驻堪称关键转折点,当年三星在印度遭遇挫折后,越南抛出的低成本劳动力和优惠政策组合拳,恰好击中跨国企业的需求痛点,一场双向奔赴让越南迅速成为世界工厂的新宠儿。

从服装鞋帽到电子产品,如今全球货架上随处可见的越南制造,正是这场代工红利的直接体现。
但越南的野心显然不止于代工小弟的角色,政府出台的2030年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勾勒出清晰蓝图。
2030年前建成100家芯片设计公司、1家小型半导体制造工厂和10家封装测试工厂,到2050年目标翻三倍,打造完整自主半导体生态,实现千亿美元营收。

这份雄心难免让人联想到当年从代工起步、最终成为科技强国的韩国,但现实差距不容忽视。
半导体产业堪称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天花板,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持续投入,更离不开长期的技术积累,而越南目前在产业链中仍停留在组装环节,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的缺失,让这条高端化之路布满荆棘。

反观山东,2.7万亿元的三季度GDP和2023年9万亿元的全年总量,彰显的是另一种底气。
作为中国经济大省,山东的稳早已深入人心,这种稳健源于三产均衡发展的坚实底盘。
农业领域,2023年1.25万亿元的总产值稳居全国第一,从保障粮食安全的粮袋子到丰富餐桌的菜篮子,山东用实实在在的产出筑牢民生根基。

工业方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齐头并进,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正在构建起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更难得的是,经济增长始终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2023年124.5万的新增就业岗位、39890元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速,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民众。

快速扩张与稳步前行的挑战
越南的快速增长背后,隐藏着难以回避的结构性风险,过度依赖外资和代工模式,使其经济韧性先天不足。
如果全球经济稍有波动,或跨国企业调整生产线布局,越南经济就可能陷入被动。
此前全球供应链紧张时,不少依赖越南代工的企业就曾面临产能波动的问题,这正是对外资依赖度过高的直接后果。

而且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壁垒远超普通制造业,目前全球半导体市场被欧美日韩企业长期主导,越南在核心技术、人才储备、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均存在短板,想要实现弯道超车,仅靠政策规划远远不够。
山东的稳同样面临考验,传统产业占比偏高的现状,让转型升级压力不小。
重化工业比重较高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尽管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丰富的科研资源却未能充分转化为发展动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制约着新兴产业的成长速度。

在全球经济内卷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这种稳如果不能及时转化为进的动力,就可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错失先机。
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的挑战本质上指向同一核心,如何在保持发展速度的同时,筑牢自身的发展根基。
越南需要摆脱对外资和低端制造的依赖,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完整产业链,山东则需要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加快新兴产业布局和科技成果转化。
这场挑战的胜负,将直接决定未来十年两者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位置。

快与稳的可持续性之争
越南的发展模式,是抓住全球产业链转移机遇实现快速崛起的典型,其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对接国际市场需求,凭借低成本优势吸引外资,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张。
这种模式的成功,为众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证明只要精准把握机遇,就能实现阶段性的跨越式发展。
但短板也同样突出,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产业链,使得其发展高度受制于外部环境,一旦全球产业布局调整或技术迭代,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就像曾经依赖低端制造业的部分国家,在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后,经济增长便陷入停滞,越南若不能及时突破技术瓶颈,很可能重蹈覆辙。
山东的发展模式,则体现了厚积薄发的可持续性,多年来构建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使其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即使面对全球经济波动,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也能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民生领域的持续投入,不仅提升了民众获得感,更培育了庞大的内需市场,为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
这种稳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在稳步推进中积累势能,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预留空间。
但这种模式也需要警惕稳健惰性,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过于求稳可能导致创新不足、反应迟缓,错失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

对比两种模式不难发现,没有绝对最优的发展路径,关键在于是否适配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
越南的快适合其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却需要尽快补齐短板,山东的稳符合其经济大省的定位,但必须加快转型步伐。
这场博弈的核心,早已超越单纯的GDP数字比拼,而是聚焦于谁能更快构建起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发展体系。

破局之道
对于越南而言,想要实现从代工高地到科技强国的跨越,必须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首先要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培育本土科技人才,解决高端人才短缺的瓶颈,其次需循序渐进推进产业升级,不能急于求成,可先从半导体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突破,逐步积累技术经验。
最后要优化经济结构,降低对外资的依赖度,培育本土企业和国内市场,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
韩国当年从代工起步,正是通过持续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才逐步掌握核心技术,越南若能借鉴这一经验,或许能少走一些弯路,但必须认清自身与当年韩国的基础差距,不可盲目照搬。

山东的破局关键,则在于在稳的基础上注入更多闯的精神,一方面要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让重化工业焕发新活力。
另一方面要聚焦新兴产业赛道,加大对新能源、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通道,让科研资源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同时,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优质资源,为经济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越南的快速崛起证明了抓住机遇的重要性,而山东的稳健发展则彰显了筑牢根基的价值。
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都需要在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
山东和越南这两种模式的探索与调整,都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信息来源:
31省份前三季度GDP出炉,山东表现如何?--山东头条news2025年三季度越南分行业GDP核算--越南国家统计总局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