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试图和巴基斯坦合作开采稀土并建立产业链,但是他们签合同刚刚几天,我国就不动声色地采取了另一项步骤,再次说明我们在稀土产业链和技术领域的绝对优势。
这意味着,在短时间内,不管美国采取什么措施,都无法撼动我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并不用做太多,只要在某些方面稍稍管控一些,就可以让美国乃至世界措手不及。
我们又采取了哪些新的措施?在产业链和技术层面具体拥有哪些优势呢?
就在10月9日,商务部下发了一份新的公告,明确指出将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技术纳入出口管制范围。这就意味着,如国外的一些企业在稀土技术领域想要取得突破的话,短时间内很难从我国这里取得助力。
而他们自己想要攻克一些技术,恐怕需要更多的时间,不是因为手里没有稀土资源,而是没有产业链,在稀土的精炼领域,全都需要我国的企业和技术参与,如果再实施某些管控措施的话,相关环节,国外的企业就更难接触到了,换句话说,他们只能花钱买到成品。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之前就有观点认为,美国和巴基斯坦的稀土合作可能并不会有什么真正成效,因为美国自己也没有什么技术,而巴基斯坦方面还指望着美国花钱建立起整个体系呢。
随着我国采取新的管制措施,那么围绕整个稀土产业的运作,未来的主导权将会进一步向着我们的手上收拢。这会让美国看清一个事实,他们真正缺的并非稀土资源,而是技术和产业体系。
具体来看,我国的稀土储量虽然以4400万吨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占据了全世界探明储量的40%~50%,但是别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在内,也有相当规模的稀土资源。为什么他们有资源就搞不出成品来,就是因为没有产业链和技术。
在技术层面,全世界稀土90%以上的处理能力的核心是分离工艺、一体化协同系统、成熟工业集群、低电价、冶金副产资源协同利用、政策集中控制等方面。
是不是听起来很奇怪,这里边难道还有电价什么事吗?实际上还真有,而且和电价密切相关。
在稀土冶炼的过程中,金属电解环节相当的耗费电量。我国目前的发电量比全世界几个发电量国家的总和还要多,这也使得我们拥有极其低廉的电力资源,而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恰恰缺乏这一点。
如果他们也设立类似的技术,先不说技术能不能快速达标,最关键的是他们的电价比我们高好几倍。对企业来说,这是难以承受之痛,因为在技术推动环节,企业需要优先投入更多的成本。
所以说,只要我们管控了某些技术领域,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就难以得到,即便是借鉴也不太可能。与此同时,他们自己的企业,大多数也不愿意在一个空白领域投入太多的成本和精力。毕竟有现成的产品可以使用,而且价格成本换算下来要比他们自己去做更有性价比。
包括美国在内,他们现在最缺的是技术,以及实现技术及产业的环境。美国现在全世界找稀土,从南美洲到亚洲,特朗普甚至还心心念念的想要得到格陵兰岛。然而这些举动都不解决实际的问题。简单来说,即便美国接下来挖的稀土再多,只要他们没有产业链,还得靠我们来精炼。
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我国稀土资源相对丰富的内蒙地区,无论是水电还是火电,每度电的使用成本只有4毛钱左右,而且整个产业链与钢铁和有色冶金产业体系高度耦合。这样一来,稀土的生产实际上就是很多钢铁企业的副产物协同处理过程。
这就使得整个生产成本会进一步下降,进而我们的产品也就更具性价比,在市场上也就更有竞争力。相比之下,美国如果要构建一个产业体系,需要全方位的去构筑,既没有性价比,还有超高的电价,而且有些环节也需要别的企业来参与其中,但他们恰恰没有。
因为美国很早就实现了去工业化,包括钢铁企业在内的一些传统产业早就衰落不堪了,而这些产业体系恰恰和稀土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通过这一点,其实就能够看出来,美国真正缺的是构筑稀土产业体系的环境。
特朗普此前的历届美国总统,虽然也有心再度实现工业化和制造业的回归,但问题在于一切都毫无头绪,因为整个产业体系构筑起来相当的复杂,有些细微的环节已经完全没有企业在做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特朗普当然可以不计成本的去构筑稀土的产业链,甚至为了稀土的精炼,专门去构建一些没有任何性价比的环节。可这样一来,生产出的稀土成品成本高昂,没有任何的性价比,美国的其他需求者是不会买单的。
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现在想把产业链构筑在别的国家,尤其是像巴基斯坦这样的低成本国家。想法确实是对的,可是实施起来依旧不太可能。
如果说发达国家是因为已经经历了前工业化的阶段,导致他们抛弃了一些产业体系,以至于现在构筑起来的难度很大,那么像巴基斯坦这样的欠发达国家,他们则是一张白纸,虽然构筑的成本是低了,可是在生产配套以及技术层面又是一片空白。
可能有人会觉得,那美国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技术人才调配到这些国家不就行了吗?逻辑上是如此,可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连美国自己在这些领域也是匮乏的。
以稀土的年产量为例,我国去年一共生产了27万吨稀土,在全球的总产量中占比高达69%。而根据行业的预测,今年全世界的稀土永磁产量为31.02万吨,我国的产量就可以达到28.42万吨,占全球产量的91.62%。
这还仅仅是稀土精炼领域的一部分和少数环节,如果再算上其他部分,有些领域美国和别的国家完全没有配套设施,人才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一些层面只要稍微实施管控措施,全世界就哀嚎一片的缘故。
接下来,美国当然可以把产业链搬到巴基斯坦或者别的稀土资源丰富的国家,可是生产配套设施方面只要是空白的,整个项目就没办法推进下去。在此之前,他们需要先投入成本进行构筑和研究。
这恰恰是美国难以接受的地方,因为稀土终端的需求不能等待,不管是军事领域还是民用工业领域,稀土需求不能工作,造火箭也好,造汽车也罢,如果没有稀土资源参与的话,有些零部件就会出现匮乏。
所以说,美国在稀土领域面临的问题是系统性的,他们想要去弥补某一个环节,但很快又发现另一个环节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最终堵上这里又露出那里,折腾半天时间,什么都搞不出来。
就好比此前日本的企业花大力气试图在美国本土建立一座精炼厂,可时至今日,日本在美国创立的这家企业早就关门歇业了,中间耗费的时间至少有十几年。为什么会这样?正是因为匮乏,让他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定力,更失去了方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特朗普现在试图推动稀土产业链的建立,就相当于在玩一个拼图游戏,没有经验,再加上没有人人才优势,产业体系又是千疮百孔,这就导致他们必须得借鉴外部现有的成品和项目。
可我们已经采取了更严格的管制措施,导致美国根本无法借鉴。接下来美国就会失去关键拼图,没有了参照物,想要自己搭建的话,美国唯一能做的就是投入时间,可前面已经说了,他们恰恰不愿付出的是时间成本。
如此一来,事情还没有去做,他们实际上就已经失去定力了。更何况,西方国家大多数企业都不愿意参与稀土领域的项目,因为从实际的角度来看,稀土在工业领域只相当于调味料。
它的确很关键,可是每年它的需求的确又很少。换句话说,整个稀土产业体系内实际上并不需要更多的参与者。这从稀土的储量以及每年的产量上就能看出端倪。稀土的储量在数千万吨以上,但是每年的产量只有几十吨的规模,因为在工业领域的需求真的不多。
美国的很多企业对这一点心知肚明,所以即便政府一再提倡,有些企业也不愿意在这一领域进行投资。他们清楚,投入太多的资金到最后并不一定会有回报。这就是特朗普要面临的真正难题。在这场拼图游戏中,美国缺失的不仅仅是技术和产业体系的拼图,实际上也缺失了参与感。
我国在稀土领域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基本上不会再遇到挑战者。这种优势不仅仅是因为产业链齐全和技术完备,更重要的是我们此前的时间成本投入,别的国家是难以复制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大概率是雷声大雨点小,美国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巴基斯坦把稀土挖出来,然后再运到我国进行提炼加工。不相信的话,可以持续关注这一点,看看美国接下来究竟能否构筑起产业链,看看他们究竟需要多少时间。
参考资料:
《占据全球90%产能的我国稀土产业,如何实现供给端的“二次进化”?》 界面新闻 2025年9月19日
《一文读懂中国稀土产业链》 企业观察报 2022年1月27日
《商务部公告2025第62号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商务部安全与管制局 2025年10月9日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