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AI细分领域谁的风头最大,存储当仁不让!
以香农芯创为例,最近4个月,区间涨幅达500%。

历史回测不代表未来表现
如果说算力是AI的引擎,那么存力就是承载这场智能革命的“数字粮仓”。
尤其随着Sora2等视频大模型横空出世,AI内容生成正从文本、图像、音频全面迈向高维视频时代。
由此引爆的数据存储需求,或许已远超传统基础设施的承载极限。
直观来看,不同模态的AI内容对存储的“胃口”差异悬殊:
一段AI生成文字:几乎可忽略不计;
一张高清AI图像:约1MB;
一首AI合成歌曲:约5MB;
而一段1分钟的AI生成视频:轻松突破50MB。

这还只是起点。
若该视频需支持10种语言配音与字幕,数据量立即跃升至500MB。
若用户再进行二次创作,如切换卡通风格、叠加古风滤镜、AI换脸为Sam,每一次操作都意味着生成一个全新副本。
在数十亿用户的高频互动下,这种“副本裂变”效应或许正推动存储需求呈指数级膨胀。
据IDC最新预测,到2025年,全球生成式AI产生的数据量将占新增企业数据的30%以上,其中视频内容占比快速攀升。
另外,AI仅用18个月就生成了相当于人类过去150年拍摄的照片总量。

如今,这一爆发正从静态图像转向动态视频,而视频的数据密度,是图像的百倍乃至千倍。
市场反应极为敏锐。
2025年,存储芯片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
DRAM:
机构主流预测区间,Q4合约价预计上涨10%–15%。
若计入高带宽内存(HBM),涨幅分别扩大至15%–20%和13%–18%;
NAND Flash:
Q3涨幅上调至5%–10%,Q4预计继续上扬5%–10%;
企业级SSD订单激增,尤其是大容量QLC SSD,有望在2026年实现规模化商用。

存储产品涨价情况
头部厂商已率先行动:
闪迪于2025年9月宣布全线产品涨价超10%;
美光则通知渠道商,部分高端存储产品价格将上调20%–30%。
这不仅是周期性反弹,更是结构性紧缺,AI训练与推理对高带宽、低延迟、大容量存储的刚性需求,正在重塑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分配。
直接看数据
合肥长鑫:
DRAM市场份额预计到2025年底将提升至10%–12%,成为全球第四大DRAM供应商。
长江存储:
NAND市占率稳步攀升至10%,其三期项目注册资本高达207.2亿元,重点攻关232层及以上3D NAND及下一代3D DRAM技术。
设备与材料端:
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沪硅产业等龙头企业持续受益于晶圆厂扩产与技术升级浪潮,国产化率从材料、设备到封测全链路提速。
所以,当下的存储芯片,或许早已超越传统“周期性”的定位,正蜕变为AI时代的基础设施。
在“技术迭代 + 价格上行 + 国产替代”三重逻辑共振之下,A股存储产业链或许重要的关注窗口

基于此,梳理存储产业链的核心5家公司,供研究产业链技术路线之用。
特别声明: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其DDR4封装产能位居国内前列,具备向HBM混合键合产线快速切换的能力。
目前正联合开发12层HBM3E样品,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试产。
依托本地晶圆资源,封装良率对标国际水平。
国内少有的实现“颗粒+主控+封测”全链条自主的存储模组厂商,掌握多层堆叠、超薄芯片等先进工艺。
自研主控芯片已量产,支持AI终端低功耗需求。
产品广泛应用于AI眼镜、机器人等端侧设备,并切入国产AI服务器供应链。车
自研主控芯片出货量超8000万颗,率先实现QLC eMMC量产。
高端产品覆盖PCIe 5.0 SSD和高速内存模组,满足AI服务器高带宽需求。
拥有500余项专利,技术覆盖芯片到系统全环节。
NOR Flash全球市占率稳居前三,同时是国内车规级MCU领先企业。
其SPI NOR技术大幅简化接口设计,车规产品可靠性突出。
MCU产品支持边缘AI推理,已与头部互联网企业合作落地相关方案。
全球DDR5内存接口芯片核心供应商,深度参与JEDEC国际标准制定。
是全球少数能提供DDR5全系列接口芯片及PCIe 5.0/6.0 Retimer芯片的企业之一。
产品迭代迅速,已实现多代DDR5芯片规模出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