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规定:“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要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为促进宝安区学前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并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宝安集全区之力统筹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于昨日正式发布《宝安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推进“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的转型升级,实现从学前教育大区向学前教育强区跨越。
持续扩大学前教育普惠优质资源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将教育视为“第一民生”和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副区长担任双组长,集全区之力统筹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持续扩大学前教育普惠优质资源,近五年,宝安分批完成158所民办园转型为公办园,新建、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7.02万座,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从8.67%提升至59.93%;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从74.44%提升至93.92%,超额完成“5080”建设任务。
在此基础上,宝安全力推动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工作。今年4月,宝安通过“全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省级督导评估。督导组一致认为:宝安区学前教育水平,总体上达到国家评估认定标准。
顶层谋划学前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教育质量不是一个可以完全量化的终点,而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为促进宝安区学前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宝安区高瞻远瞩、集智聚力,起草《宝安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为实现将每一所幼儿园办成园所规范管理有序、教师队伍素质优良、保教质量显著提升、办园条件持续优化、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幼儿园,区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发放了近1000份调查问卷;先后面向园长、专职督学、教研员、一线教师、保健保育员、机关科室负责人等,组织召开10余次座谈会,向部委办局征求意见,共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还邀请华南师大、深圳大学专家进行论证,数次修改完善终于定稿发布。
该《行动计划》,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以目标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原则;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均衡原则;以效果为导向,坚持质量为先,内涵发展原则——为学前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导航定向。
五大举措推进学前教育强区建设
与此同时,该《行动计划》围绕“幼有善育”核心目标,提出构建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普惠资源配置均衡、治理体系现代高效、保教质量科学优质、师资队伍素质精良、区域品牌影响显著的高质量学前教育发展生态,推动宝安从学前教育大区向学前教育强区跨越。
为实现上述目标,宝安将推进普惠资源扩容优化。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只增不减;落实国家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进一步提升标准班额达标率和园所生均建筑面积、生均活动用房、生均室外游戏场地面积;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加强托育指导。
深化学前教育治理改革。大力推进党组织建设,实现各学区党委对全区20个创优联盟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法治建设,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提升集团化办园辐射引领作用,实现集团化办园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全面提升科学保教质量。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人人教研”体系与区域课程资源平台,推动游戏化学习落地;强化幼小科学衔接,建立联合教研共同体;完善“区评主导、园评主体、数据驱动”的保教质量评估机制;深化家校园社协同共育,增强融合教育支持能力,保障特殊儿童权益,全面推动学前教育内涵发展。
健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实现幼儿园园长100%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100%持证上岗,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显著提升;保育员、保健人员等100%持证上岗。
打造区域学前教育品牌。系统构建宝安自主游戏实践模式及课程体系;积极推进省级高质量幼儿园共同体建设;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幼儿园;实施“宝安幼儿阅读”工程,打造区域幼儿阅读品牌;推行科学膳食计划,构建特色食育课程;深化深港澳学前教育交流合作,建设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正金
编辑 汪文成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