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软”了。
10月12日,这位美国“关税”总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要担心中国。
不仅如此,副总统万斯也出来发声了,呼吁中国选择“理性之路”。
怎么,前段时间不是又100%关税,又“实体清单”制裁的,“强硬”的简直不要不要的,怎么短短两天就“服软”了呢?
10月10日清晨,特朗普的社交账号更新让全球投资者心头一紧。
自11月1日起,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将被加征100%关税,这一税率远高于目前水平。
消息一出,本就因半导体概念波动的美股立刻变脸。
当天美股收盘,六大科技巨头市值一夜蒸发7700亿美元。
纳斯达克指数暴跌3.56%,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恐慌指数VIX飙升至22以上,投资者疯狂抛售股票转向黄金、债券等避险资产,连强势的美元都开始回落。
全球供应链上的企业更是人心惶惶。
毕竟中国供应了美国近40%的日常用品和30%的工业零部件,高关税落地意味着整条链条可能瘫痪。
然而,没人料到剧情会急转直下。
10月12日,特朗普再次发文,绝口不提100%关税的承诺,反而温情表态,称不要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美国不是想伤害中国,而是想帮助它。
几乎同时,万斯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也换了腔调,从遏制中国转为小心应对中美博弈,却不忘补刀“中方激进回应将动用更多筹码”。
消息一经传出,不少国人纷纷调侃道,不是又想玩“霸权”那一套,怎么不继续了呢?
原因很简单,市场并不会甘愿为美国政客买单。
特朗普比谁都清楚,股市和经济走势直接关乎他的政治根基,而10月10日的市场暴跌,正是最严厉的警告。
如今,美国政府当时已停摆十天,参议院第七次否决临时拨款法案,共和党与民主党仍在财政预算上吵得不可开交。
更棘手的是,特朗普政府当天官宣对联邦雇员实施“永久性裁员”,打破以往临时休假的惯例。
内政部、财政部等九个部门超4000人丢了工作,其中不乏传染病防治专家、网络安全工程师等关键岗位。
财政部裁员直接导致部分地区退税审核停滞,内政部人员短缺让麻疹疫情数据统计中断,社会不满情绪持续发酵。
经济层面的压力更让他难以承受。
穆迪公司早已测算,美国消费者承担了此前对华关税绝大部分的成本,每个美国家庭每年要多花上千美元。
若100%关税落地,家电、汽车等商品价格将暴涨,普通民众生活成本剧增,企业要么面临成本飙升,要么就得寻找替代供应链。
可问题是,他们短期内根本找不到能替代中国的合作伙伴。
而另一边,压垮特朗普强硬姿态的,除了自家后院的火情,还有中国寸步不让的反制锋芒。
面对关税威胁,中国商务部明确表态“不愿打,也不怕打”,更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底气。
10月9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对中重稀土元素、重量能量密度≥300Wh/kg的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商品实施出口管制。
要知道,这些商品被可称为新能源与高端制造的“工业维生素”,而中国在稀土加工领域占据全球92%的产能,锂电池出口更是占全球60%以上份额。
反观美国,自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喊着“稀土自主”。
8年过去仍停留在找矿阶段,私企因高投入、高污染的特点举棋不定,澳、日等盟友也未能提供有效替代。
一开始,美国的施压动作从未停歇。
10月8日,美国商务部刚把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出口管制。
对此,中方则明确指出这是滥用长臂管辖。
10月14日,美国又正式对中国船舶加征港口服务费。
他们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集装箱120美元择高收费,2028年还将升至33美元和250美元。
有网友测算,这相当于对中美贸易加征4%的隐性关税,意味着全球前十大班轮公司2026年将多承担32亿美元成本。
面对美方的双重标准,中方迅速回应。
对等收取美国船舶特别港务费,首阶段按每净吨400元人民币收费,2028年涨至1120元。
这下好了,特朗普政治是“耍”爽了,却哭了当地老百姓,航运公司会把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进一步推高通胀。
回顾这场中美博弈,真的很难看出来这一个大国总统该有的政治手腕。
而另一边,市场也早已看穿美方的套路。
长江证券分析显示,与今年4月初相比,10月市场对特朗普关税言论的反应减弱了30%,美股波动幅度明显收窄。
但即便如此,中方仍未有丝毫松懈。
中国对美出口结构已悄然升级,2018年以来从低端制造业转向机电产品、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商品,对美依赖度持续降低。
欧盟早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2025年前三季度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9.6%,多元化市场布局让中方更有底气。
从“100%关税威胁”到“想帮助中国”的48小时反转,不过是中美博弈中的一段小插曲。
特朗普的低头,是华尔街暴跌与中方反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却绝非“心服”的开始。
万斯的“筹码论”与美方持续的施压动作,都在诉说着这份“口服”之下的不甘。
如今,既然特朗普想试试自己有“几斤几两”,咱们也丝毫不惯着,几番“组合拳”下去,也让对手尝尝反噬的滋味。
当下的“理性呼吁”,不过是给美国打疼了的“求饶声”。
可这还不够,既然这次效果如此之好,笔者不才,建议加大对美制裁力度,最好能一举彻底打“哭”他们。
也让特朗普明白,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