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龙海洋IPO:依附中海油生存,公司发展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根据北交所安排,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祺龙海洋”)首发事宜将于11月3日上午接受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召开的2025年第28次审议会议的审核。虽然IPO公司上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祺龙海洋能够走到上会这一步,多少还是有些令人诧异。

祺龙海洋是一家主要从事海洋钻井隔水导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此外,公司主营业务还包括油气长输管线的生产和销售及水下油气装备试验技术服务。不过,隔水导管的销售在公司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这就使得该公司的产品显得单一。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2024年,隔水导管销售24280.21万元,占公司全年总收入的99.63%,公司的其他产品销售与服务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祺龙海洋就是靠着隔水导管这个产品来打天下的。隔水导管的销售好,公司的营业收入就增长,销售不好,公司的营收就下降。如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较2022年下降了16.24%,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隔水导管的销售2023年较2022年减少了2545.59万元。

正因为该公司只能凭借隔水导管一个产品来打天下,所以该公司的营业收入总体并不高,2024年仅有24370.54万元,略高于2022年的24030.95万元。所以该公司的业绩增长并不显著。而且也不稳定。包括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不稳定,2022年到2024年依次为2254.97万元、7386.80万元、-6348.94万元。

令人惊讶的是,祺龙海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仅起伏较大,而且在2023年营收下降的情况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反而大幅增加,相反,2024年营收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反倒降为负值。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也正因为该公司仅凭隔水导管一个产品打天下的缘故,所以该公司研发费用的投入较少。报告期内每年的投入,没有一年超过1000万元。其中2022年研发投入仅为515.84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2.15%,甚至没有达到3%的及格线水平。

也正因如此,这也导致祺龙海洋的研发投入远低于同行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同行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的平均数分别为5.90%、5.58%、5.37%、5.04%,而祺龙海洋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15%、4.68%、4.04%、2.92%。对此,该公司给出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公司产品结构相对单一,这一解释对于祺龙海洋来说,不知是福是祸。难道祺龙海洋产品结构单一,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吗?这种局面难道不应该尽快改变吗?

而且该公司的这次募投项目,仍然还是就隔水导管进行扩产,设计的新增产能为7.500根/年。很显然,该公司这是要在产品单一这条路上“走到黑”。因此,对于祺龙海洋公司的发展,理性的投资者不能不深感担忧。

不仅如此,祺龙海洋除了凭借一个产品(隔水导管)打天下之外,在产品的销售上也完全依赖于单一的一个大客户,那就是中海油。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和2025年1-6月,公司对中海油的业务收入分别为19,079.17万元、18,807.52万元、22,780.59万元和15,094.5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9.39%、93.44%、93.48%和75.39%,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经营业绩均体现了对中海油较高的依赖度。

而且祺龙海洋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也是建立在中海油的基础上的。该公司在招股书里明确表示:从中海油加快南海开发的业务布局及公司在中海油隔水导管供应商的地位来看,公司未来对中海油的业务收入有望持续增长,客户集中度高的局面可能会持续存在。

正是基于祺龙海洋对中海油的高度依赖,因此,该公司完全就是依附于中海油而生存的。正如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所提示的风险那样,一旦中海油的招采政策、隔水导管供应链的竞争格局等因素出现变化,均有可能会对公司与中海油的业务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客观存在客户集中度高和对大客户依赖的风险。可以说,一旦祺龙海洋失去了中海油这个大客户,该公司马上就面临着生存危机。就此而论,祺龙海洋的业务除了依附于中海油之外,难言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

问题是作为大央企的中海油为何要长期在祺龙海洋进行采购呢?毕竟中海油也有自己的钢管公司,其全资子公司中海油(天津)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油气管道工程技术服务,该公司与祺龙海洋存在业务竞争关系。‌虽然祺龙海洋自称是我国迄今为止全面掌握深海隔水导管核心技术并在中海油深海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成功应用的独家厂商,在中海油南海海域的深海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以中海油的实力,中海油(天津)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要超越祺龙海洋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届时中海油是该采取自己的子公司产品还是祺龙海洋的产品呢?难道祺龙海洋在中海油面前可以高枕无忧么?

实际上,正因为祺龙海洋目前高度依赖于中海油,并且还会继续依附在中海油的身上生存,那么祺龙海洋的募资扩产计划得到中海油的认同了么?如果中海油没有认同,届时祺龙海洋每年新增的7500根隔水导管又该卖给谁呢?

而且祺龙海洋目前的产能利用率本身就不高,2023年、2024年都仅为60%左右,并且产能利用率的数据还表现出很大的波动性,如今年上半年又突然高达105.22%。而2022年,该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也曾达到101.04%。该公司产能利用率忽高忽低,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也令人怀疑其募资扩产的必要性。该公司现有产能年产6900根,新增产能每年7500根,甚至超过了现有的产能。按中海油目前对祺龙海洋的采购量,这新增产能的消化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得到中海油的认同,这新增产能的消化就更是一个问题了。更何况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中海油减少对祺龙海洋的采购也是完全可能的,目前高度依赖于中海油的祺龙海洋届时又该如何应对呢?

因此,高度依赖于中海油的祺龙海洋在发展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除非有中海油方面的担保与承诺,不然,祺龙海洋股票的发行上市就会给市场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不排除该公司随时有爆雷的可能,而这样的风险显然不应该由无辜的投资者来承担。(本文独家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发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财经   不确定性   公司   龙海洋   导管   产能   产品   油气   利用率   客户   现金流量   净额   深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