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乡下,撞见邻居家28岁的小宇蹲在门口打游戏,他爸妈在一旁唉声叹气:“好好的娃咋就成了这样?”村里人都说是孩子不争气,可我知道,小宇的“废”,全是爸妈亲手造成的。
养孩子就像种庄稼,你施错了肥、浇错了水,苗自然长歪。很多父母总说“为孩子好”,却干着毁孩子的蠢事,等孩子长大后出了问题,还怪孩子不懂事。尤其这三件事,千万别再做了!
“他还小,等长大了就会了”“这点活爸妈来,你专心读书”,这话是不是很耳熟?我表哥夫妻俩中年得女,把女儿宠上了天:十岁了还追着喂饭,小学毕业都不会自己穿衣服,想要啥就买啥,撒个娇就能让爸妈妥协。
结果女儿上初中,连书包都不会整理,袜子攒一周带回家让妈洗。有次考试没考好,被老师说两句就崩溃大哭,躲在宿舍不肯上学,最后干脆辍学在家。表哥这才慌了神,可再想教孩子独立,早就晚了。
溺爱不是爱,是裹着糖衣的毒药。你替孩子扛下所有,他就永远长不大,以为全世界都得围着他转。等走出家门,没人再惯着他,碰一点挫折就垮掉,最后只能躲在家里啃老,变成既没能力又不懂感恩的“巨婴”。
家本该是避风港,可有些家,却是孩子的“噩梦场”。同事阿玲从小就活在父母的争吵里:爸妈今天为柴米油盐吵,明天为鸡毛蒜皮闹,急了还会当着她的面摔东西、说狠话。
她小时候总躲在衣柜里哭,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才让爸妈吵架,慢慢变得自卑又敏感,不敢和人说话,连交朋友都怕。后来结婚了,她发现自己竟成了“翻版父母”,一点小事就和老公吵,控制不住地暴躁,她说:“我也不想这样,可我从没见过好好说话的夫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们怎么相处,孩子就怎么学。长期在争吵中长大的孩子,要么变得懦弱自卑,要么变得偏执暴躁,心里的伤一辈子都难愈合,甚至还会把这种糟糕的相处模式传给下一代。
“你怎么这么笨?”“看看别人家孩子,再看看你!”多少父母随口说出的话,像刀子一样扎在孩子心上。楼下邻居家的小男孩,以前特别喜欢画画,每天放学就趴在桌上涂涂画画,可每次拿给爸爸看,得到的都是一句:“画的啥玩意儿,瞎耽误功夫,不如多看书。”
后来再也没见男孩拿过画笔,人也变得沉默寡言,上课不敢举手,成绩一落千丈,总低着头说“我什么都做不好”。心理学上有个“标签效应”,你总说孩子差,他就真的会越来越差。
孩子的自信,全靠父母的鼓励喂大。你一次次否定他,就是在亲手摧毁他的底气,让他变得胆小怯懦,连自己喜欢的事都不敢坚持,这样的孩子,未来怎么敢闯、敢拼?
养孩子从来不是给口饭吃那么简单,父母的每一个选择,都藏着孩子的未来。别再用“爱”的名义坑孩子了:少点溺爱,让他学会自己走路;少点争吵,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少点否定,多给孩子一点鼓励。
毕竟,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别等他被养废了才后悔。你好好做父母,孩子才能好好长大,家庭才能真正兴旺。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