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在太空生活3个月,如何洗澡、理发呢?回来身上会不会臭?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搭载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开始为期三个月的驻留。

核心舱内空间宽敞,约50立方米,设有三个独立卧室、一个卫生间和健身区域,生活条件远超早期飞船。

天和核心舱是我国空间站的控制中心,配备先进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稳定的氧气、温度和湿度。

每天清晨,航天员从固定睡袋中“漂出”,开始一天的工作。核心舱内灯光柔和,墙壁覆盖白色面板,仪器屏幕闪烁着数据。

刘伯明从储物柜中取出牙刷,套在手指上,挤出预装牙膏,轻轻刷洗口腔,动作小心以防牙膏泡沫漂浮。

洗脸时,聂海胜拿起湿毛巾,缓缓擦拭额头和脸颊,水珠在失重环境中微微颤动,需迅速吸干。

汤洪波则检查实验设备,准备当天的科学任务。

航天员的作息严格遵循地面时间,每天工作8小时,锻炼2小时,睡眠8小时。核心舱内有跑步机和自行车,聂海胜固定身体在跑步机上,脚踩踏板,汗水漂浮成小珠,被空气循环系统吸收。

刘伯明使用阻力装置锻炼手臂,绳索拉动时发出轻微的金属碰撞声。锻炼不仅保持肌肉力量,还缓解失重对骨骼的压力。

2021年7月4日,聂海胜与刘伯明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刘伯明身着航天服,缓缓移动至机械臂末端,安装舱外设备。机械臂在核心舱外悬浮,背景是地球的湛蓝弧线。

刘伯明手握工具,拧紧螺栓,动作精准,汗水在头盔内凝成小滴。聂海胜在舱内监控,语音清晰地传达指令。

8月20日,他们再次出舱,完成太阳能帆板调整,任务耗时6小时,展现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坚实步伐。

饮食方面,航天员食用预包装食品,如脱水蔬菜、肉类和米饭。汤洪波打开一包红烧牛肉,用吸管式容器加热,香气在舱内弥漫。

他们通过吸管摄入流质食物,避免食物残渣漂浮。核心舱内的水循环系统至关重要,航天员呼出的水汽和汗液通过冷凝装置收集,过滤后转化为饮用水。

尿液经净化处理,回收率达90%,确保水资源充足。

任务期间,航天员完成多项科学实验,包括空间材料研究和植物生长测试。汤洪波操作实验柜,观察浮萍类植物在失重环境下的生长,记录叶片伸展的数据。

聂海胜与地面指挥中心视频通话,汇报实验进展,屏幕上地球影像清晰可见。这些实验为未来长期驻留提供了宝贵数据。

地面支持团队全天候监控,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控制大厅内,工作人员注视屏幕,实时分析飞船参数。每次舱外作业前,地面团队模拟操作流程,确保航天员安全。

三个月的驻留中,乘组与地面配合默契,任务推进顺利。

在失重环境中,洗澡和理发充满挑战。核心舱配有卫生间,内设淋浴装置和门帘,保护隐私。航天员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涂抹免洗沐浴液和洗发液,节约水资源。

聂海胜用喷枪喷洒水雾,戴上面罩避免吸入水汽,水滴被冷凝系统回收。

理发时,刘伯明为汤洪波操作吸尘式推子,剪下的碎发瞬间吸入收集袋。胡须修剪类似,使用膏状剃须剂,碎须被吸走,确保舱内清洁。严格的卫生措施保证航天员返回时无异味。

神舟十二号于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在东风着陆场着陆,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返回后,他们进入隔离恢复,接受医学检查,逐步适应地球重力。

聂海胜继续指导航天员训练,刘伯明和汤洪波参与后续任务。

中国空间站建设稳步推进,神舟十三号、十四号接续任务,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迈向新高度,为未来月球探测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

出征!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现场 中国侨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科技   航天员   太空   身上   神舟   核心   地面   酒泉   空间站   天和   小时   环境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