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令人揪心的安全事故,将“网红小家电第一股” 小熊电器再次推上舆论风口。山东济南一位网民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图文内容表示:9月20日家中使用的小熊电器玻璃养生壶突发爆炸,飞溅的碎玻璃与滚烫热水直接伤及身旁一岁幼童,造成孩子全身40%面积烫伤。
从当事人披露的信息来看,事故发生时,养生壶崩出的碎玻璃首先砸中孩子,随后高温热水大面积泼洒在孩子身上,导致严重烫伤。目前孩子已紧急接受手术治疗,但后续还需经历植皮手术以修复疤痕,漫长的治疗过程不仅让孩子承受生理痛苦,也让整个家庭陷入焦虑。
9月27日,当事人更新事件进展称,小熊电器已从广东派出工作人员赶赴济南,与家属当面沟通处理方案。企业人员已前往医院询问主治医生关于孩子的诊断结果与后续治疗方案,并承诺将根据治疗进展承担相应责任,保障孩子得到妥善救治。
对此,小熊电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核查事件的详细原因。小熊品牌一直将产品安全置于首位,事件发生后,我们已经安排专人赶往医院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不过对于为何会发生这次事故的原因,小熊电器方面称:“我们目前无法判断事故原因,后续待有调查结果后会第一时间和媒体、用户进行通报。”
从“网红新星” 到 “上市企业”,小熊电器的高速增长之路
作为小家电领域凭借“萌系设计 + 互联网基因” 崛起的代表性品牌,小熊电器的发展轨迹曾被行业视为 “现象级案例”。公开资料显示,小熊电器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注于创意小家电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的企业,核心优势在于将产品与互联网销售渠道深度融合,精准捕捉Z世代消费者对 “高颜值、轻量化” 家电的需求。
2019年,小熊电器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创意小家电第一股”,正式开启资本化征程。数据显示,2016年至 2023年期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超过20%,在竞争激烈的小家电市场中快速站稳脚跟,成为赛道内炙手可热的 “网红品牌”。
即便在2025年,小熊电器仍保持着增长态势。2025年1—6月,小熊电器营业总收入25.35亿元,同比增长18.94%;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27.32%。其厨房类、母婴类小家电同比分别增长5.02%、40.54%。
高增长背后的“质量阴影”:投诉与抽检不合格频发
与亮眼业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熊电器近年来频发的产品质量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小熊电器的投诉量已超千条,投诉内容集中于产品质量缺陷(如电器漏电、加热故障、部件损坏等)与商家售后服务滞后(如维修推诿、退换货困难等),尽管部分投诉显示“已回复” 或 “处理中”,但消费者对解决结果的满意度仍有待提升。
梳理公开信息可见,小熊电器多次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抽检中“榜上有名”,质量问题贯穿近五年:
2020年,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标称由小熊电器生产的 LLJ-P03A1 型号料理机(生产日期 20200303),因 “结构” 项目不合格被列入问题产品名单,而 “结构” 不合格可能导致消费者在使用中面临触电、机械伤害等风险。
2021年,小熊电器陷入 “质量问题密集期”,先后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地监管部门通报产品质量问题,一年内多次暴露品控漏洞。
2022年,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抽检公告显示,48 批次不合格产品中包含小熊电器产品;同年 3 月,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迷你小家电比较实验分析报告》进一步指出,小熊电器一款电水壶的 “沸水断电时间” 不符合相关标准,而沸水断电功能失效可能导致水壶干烧,引发火灾隐患。
2024年,上海市针对榨汁机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小熊电器 YZJ-C02S5 型号原汁机因 “未标注关键信息” 被判定为不合格,违反产品标识标注相关规定,可能影响消费者正确使用与安全防护。
此次养生壶爆炸致幼童重伤事件,再次将小熊电器的产品质量与安全管控问题推向公众视野。对于以“创意”“颜值” 为核心卖点的网红品牌而言,如何在高速扩张中守住质量底线、保障消费者安全,不仅关乎企业口碑,更关乎品牌长远发展。目前,事件后续处理与事故原因调查仍在进行中,公众期待小熊电器能给出负责任的答案,也期待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小家电行业的质量监管,守护消费者的安全。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