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误毙”国民党“摩擦专家”秦启荣始末

八路军“误毙”国民党“摩擦专家”秦启荣始末

在著名小说《铁道游击队》中,有个善搞国共摩擦的顽军头目秦荣,其原型就是抗战时期国民党顽固派中最卖力的“摩擦分子”秦启荣。秦启荣“摩擦”出名后,受到当时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共同“关注”,毛润之冠封他是“摩擦专家”、痛斥他“无法无天,和汉奸的行为很少区别”;而蒋介石则对他非常青睐,不仅给予接见和表彰,还每月另拨2万元的整军特别经费。1943年8月,这个“名满天下”的“摩擦专家”被八路军枪毙后,竟然还引起国共双方一场不大不小的舆论战。

  抗战后打响全国“反共摩擦”第一枪秦启荣,字向村,1903年出生于山东省邹县(今邹城市)北关。秦启荣年少时在邹县书院小学读书,1926年春毕业于济南山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当年南下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六期,结识了校长蒋介石,从此便以蒋校长的“得意门生”自居。1928年夏,秦启荣到南京任陆军大学国民党特别党部干事。

  1939年1月21日至1月30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抗战和反共,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秦启荣自诩为蒋介石的“得意门生”,领会和掌握老蒋的“意图”自然比一般人要快。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刚一闭幕,秦启荣就疯狂地叫嚣“宁匪化,勿赤化”、“宁亡于日,不亡于共”、“日可以不抗,共不可不打”等反动透顶的口号,并积极准备对在山东坚持抗战的八路军大搞摩擦。

1939年3月底,急切为反共“建功立业”的秦启荣,终于等来了机会。在鲁北清河地区坚持敌后武装斗争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为了适应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奉中共山东分局之命,选派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鲍辉、特务团团长潘建军等62名优秀指战员,在营长吕乙亭率两个连的八路军护送下,前去鲁南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博山县太河村是途中必经之地,当时由秦启荣的下属王尚志部驻防。为避免我军途经太河时引发冲突,鲍辉在我军还未到太河之前,就派人前去王尚志部联系,说明意图,王尚志表示可以通过。哪里想到,王尚志将此报与秦启荣知晓后,两人竟暗地设下毒计。

  3月30日,我军270余人到达太河村,太河村南北狭长,周围有一丈多高的石围墙。围墙与淄河之间,是一条三四米宽的通道。我军在中午时分来到村西北角,顺着狭窄通道往南走。当大部分人员走近太河村西门外的围墙时,一架架机关枪突然从围墙上露了出来。占有绝对优势的敌人,用猛烈的火力将我军压制在毫无遮蔽物的狭窄河滩上,带领尖刀班走在最前面的吕乙亭营长当场中弹牺牲。随后太河村西门大开,村内敌人与南山、北山、西山的敌人从四面向我军包抄过来。最后除60余人脱险外,210名干部战士落入敌人的魔掌。鲍辉、潘建军等八路军的优秀干部英勇不屈,誓死不降,被残酷杀害。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太河惨案,是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党顽固派公开打响的“反共摩擦”第一枪。


  受到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共同“关注”


  太河惨案的发生,完全暴露了国民党顽固派反共的本来面目。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先后召开了会议,八路军115师也派政委罗荣桓到鲁西参加了这两次会议。在会议上,罗荣桓在讲到这次惨案发生的原因时,指出了有些同志存在着严重的右倾思想。在罗荣桓参与下,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作出了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一系列决定。

  太河惨案发生后,秦启荣放出了“太河事件是一场误会”的谎言。为了彻底揭露顽固派的谎言和罪行,山东纵队张经武总指挥和黎玉政委向全国发出通电,揭露太河事件的真相,并致电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政府,要求惩办罪魁祸首秦启荣。

  遵照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在115师的参与下,研究了反击秦启荣的作战计划,决定讨伐王尚志,夺回太河镇。4月20日,山东纵队集中第三、四支队等部队,在总指挥张经武和政委黎玉的指挥下,向太河镇的国民党顽固派发起进攻,当天下午收复了太河镇,并乘胜直扑王尚志的司令部,将其警卫大队全部消灭。

  秦启荣见中共武装并不是随意好捏的“软柿子”,着实老实了一段时间,又摆出一副愿意同中共合作抗战的虚假外表。而八路军为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大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战力量,做了有限度的忍让,没有对秦启荣久久揪住不放。

  孰料,没过多久,秦启荣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8月上旬,他亲率所部9个梯队,袭击驻莱芜县雪野镇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司令部,制造了“雪野事件”。8月中旬,又制造了“淄河事件”。此外,秦启荣还采取伪装八路军的手段,四处大烧大杀大抢,造谣惑众,嫁祸我军。甚至派遣特务刺探军情、组织暗杀团、进行策反等,在我根据地内大搞破坏活动。

  秦启荣的顽固反共立场和一系列倒行逆施行为彻底激怒了共产党人和八路军,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组织对秦启荣等顽固派的坚决反击,并电告延安和全国各地,揭露和抨击秦启荣等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可耻行径。

  毛润之从山东不断发来的有关电报和全国各报纸的报道中,牢牢记住了“秦启荣”这个名字,并引起他的极大愤怒,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多次给予痛斥。这边中共最高领导人对秦启荣深恶痛绝,那边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却对他青睐有加。1940年1月,秦启荣所部被国民革命军鲁苏战区总司令部整编为第三纵队,他本人也被授予少将军衔,秦部过去一直属国民党地方游击武装,摇身成了堂堂国军。1941年春,秦启荣到重庆参加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受训,因一贯反共积极,受到蒋介石的接见和表彰。蒋介石亲笔签署表彰令,并把亲手所写的“民族英雄”大匾颁赐给秦启荣,同时批准每月拨给他补助费2万元做整军之用。1943年春,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重庆举行,秦启荣又缺席被选为中央干事。

  被八路军“惩办”后国共双方的舆论战


  秦启荣搞“摩擦”虽然屡遭中共军队的还击,但反共气焰仍十分嚣张,先后残杀了八路军在山东的游击队和地方工作人员700余人。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忍无可忍,决定奉中央指示,给予秦启荣歼灭性的一击。1943年初,国民党新四师师长吴化文率部在山东投降日寇,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受到很大威胁,处境愈加困难,时任省府主席牟中珩携省府机关撤往安徽阜阳。秦启荣继续留在山东,以省府鲁南办事处主任的名义,率残余官兵秘密潜入安丘西南山区,联络地方反动武装,重整队伍。他还与伪鲁东和平建国军司令厉文礼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疯狂破坏我抗日根据地。1943年7月下旬,八路军鲁中军区发起讨伐伪军张步云、厉文礼、吴化文的战斗。7月23日,秦启荣为救伪军,竟指挥所部袭击八路军的侧翼。八路军鲁中军区见秦启荣又举起了屠刀,决定进行“自卫式反击”。

  在地下党组织和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八路军7月23日当天就掌握了秦启荣部的武器装备、驻扎方位、人员和联络暗号等全部情况。7月24日,鲁中军区一团在团长李福泽的率领下,从沂水县箭滩出发奔袭秦启荣的驻地安丘县大老子村,这次袭击虽然毙伤俘敌500余名,缴获了一大批枪支、弹药、电台、马匹等军用物资,但还是让老奸巨猾的秦启荣漏网了。

  8月6日,八路军鲁中军区接连收到特工人员和地方党组织的多起情报,秦启荣率残部窜至厉文礼下属的特务团胡鼎三部驻地辛庄子村,准备次日在那里举行一个会议,组织力量东山再起。鲁中军区一团当晚行军七八十里,于8月7时拂晓包围了辛庄子,并很快攻进村内。经过一阵激战,秦启荣被八路军击毙。战后,山东八路军立即将这一战况上报延安,并及时发表了战报,将秦启荣之死称为“误毙”。

  蒋介石闻报爱将秦启荣的死讯暴跳如雷,准备向中共中央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兴师问罪”,可又听说秦启荣的“殉国”之地是汉奸的老巢,觉得实在不太光彩。但是他咽不下这口气,就吩咐在舆论上做文章。

  几天后,国民党政府重庆电台发出报道:“八路军袭击山东友军,国军山东别动纵队司令秦启荣将军阵亡。”而对秦启荣因何被袭以及阵亡地点等情况只字不提。一时间,国民党的大小报纸纷纷转载,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士也纷纷对共产党、八路军提出谴责。

  为了驳斥国民党新闻机构对山东八路军的污蔑,延安新华社奉命公布了这一事件的全部真相。说“查秦启荣为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委员和山东省三青团、复兴社的特务头子、前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山东别动纵队司令,是国民党在山东的主要反共健将。本年7月23日,秦启荣亲率特务大队以及所属各支队,配合伪军厉文礼部向八路军鲁中部队进攻,我八路军与厉文礼部激战十余日,将厉文礼指挥部捣毁,战后传闻秦启荣死在厉文礼指挥部中。中央社所谓八路军袭击山东友军报道,颠倒是非,恶意污蔑八路军……”

  “原来是这么回事!八路军捣毁伪军指挥部应该,但国军少将怎么会出现在伪军的指挥部里?如此看来,秦启荣被八路军‘误毙’,实属活该!”人们获知真相后,纷纷又将谴责的矛头指向国民党,蒋介石被弄得灰头土脸,只好作罢。

【本文选自安丘大数据 特此感谢原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历史   始末   国民党   摩擦   专家   秦启荣   山东   纵队   尚志   顽固派   蒋介石   我军   中共   伪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