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欧盟GDP反超中国”的信息在网络上非常多,而且还给出了具体数据,不知道这是哪里刮来的风!
许多博主给出的数据依据是2025年上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给出的最新数据,该数据显示:欧盟GDP达到19.99万亿美元,而中国达到19.23万亿美元,因此称欧盟GDP反超中国,中国让出世界第二?
于是,通过网络查询发现这两个数据并没有官方的报道,只是自媒体之间传来传去,而且这还是IMF在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给出的预测数据。
由于IMF发布了这个预测报告,于是欧盟拿着这份数据说这是全球经济平衡的重大转变,还说欧盟终于反超中国,巩固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甚至有些欧洲人还说属于欧洲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奇怪的是,IMF这份报告是今年4月份发布的,为什么当时不宣传自己,偏偏等到8月份才火急火燎的开始宣传,这是为何?
原来欧盟整个8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美国达成关税协议,欧盟承诺要向美国全面开放,欧盟要付出1.35万亿美元的代价,这个时候炒作GDP超过我国的话题,难不成是要寻找一种心理平衡?
客观上来讲,我国GDP在2022年超过欧盟,时隔两年到了2024年,欧盟又反超我国,2024年欧盟GDP达到19.4万亿美元,而我国GDP为18.94万亿美元,造成这种反差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汇率波动是重要因素。自从2022年美联储宣布加息之后,全球资金回流美国,美元表现非常坚挺,非美元货币贬值得一塌糊涂,欧元同样遭遇很大损失,日元贬值幅度更大,人民币也不例外,也在贬值。
这两年,欧元汇率出现明显升值,尤其是今年以来欧元对美元升值10%以上,主要是今年美元快速贬值,欧元被动升值,而人民币对美元是贬值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中欧两国GDP换算为美元之后,汇率波动造成的差距就拉开了。
举个例子,2024年我国GDP为134.9万亿人民币,全年平均汇率为7.12,换算为美元之后我国GDP达到18.94万亿美元,如果按照2023年平均汇率(7.04)计算,那么我国GDP将达到19.16万亿美元。
如果人民币再稍微升值一些,我国GDP就要再次反超欧盟了,这就是汇率波动带来的GDP差异变化。
其次,欧盟通胀水平高于我国,这是影响GDP名义增长的关键因素。2024年欧盟通胀率达到2.4%,而我国2024年通胀率只有0.2%,通胀率的巨大差异造成GDP增量存在很大差距。
2024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0%,但是GDP名义增速只有3.3%,这意味着通胀率带来的增长是负值,低通胀率反而拉低了GDP增量,进而造成GDP总量增长缓慢。
关于欧盟,我们就以德国为例,德国2024年GDP实际增速下降0.2%,但是GDP名义增速却达到了3.0%,GDP反而增加了1342亿美元,这就是高通胀带来的效果。
经济明明是下降的,但是GDP总量却在增长,这就是欧美这两年GDP疯狂增长的原因,都是高通胀和汇率升值带来的数字游戏。
日本2024年GDP实际增长0.1%,但是名义增速却下降4.5%,GDP减少1900亿美元,主要是日元汇率大幅贬值造成的。明明日本经济是增长的,却被经济负增长的德国反超,就这样在汇率大幅贬值的情况下,日本GDP掉至世界第四,德国升至第三。
作为欧盟经济的火车头,德国经济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但是这个过程中德国GDP却实现了对日本的反超,背后并不是德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而仅仅是自身高通胀和日元汇率大贬值带来的反差。
这种反差,恰恰说明了GDP作为衡量各国经济的重要指标正在变得失去原本的衡量价值,现在来看,GDP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数据,汇率波动和通胀率的差异会造成数据背后的虚假现象,无法反映真正的经济现状。
所以当欧盟炒作自身GDP反超我国时,其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美联储即将迎来降息,当美元真正开启降息周期后,人民币会迎来升值,再加上跨国资金的回流,我国会逐渐迎来温和通胀,届时我国GDP会再次反超欧盟,不断缩小与美国GDP的差距,这就是汇率和通胀率的直观效果,背后更是经济周期的直观变化.
更新时间:2025-09-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