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CRIBEto us
“刚生完那阵,打个喷嚏就漏尿,只能偷偷垫护垫”“抱娃稍微用点力,裤子就湿了一片,太尴尬了”。不少产后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窘迫,但多数人会听长辈说“生完孩子都这样,过阵子就好了”,于是默默忍受。但真相是,产后漏尿是盆底肌损伤的信号,绝非“正常现象”,越忍问题可能越严重。
首先要明白,我们的盆底肌就像一张“吊床”,托举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同时控制着排尿、排便等功能。怀孕时,胎儿从鸡蛋大小长到数斤重,长期压迫这张“吊床”,使其持续拉伸;分娩时,胎儿娩出的巨大力量会进一步牵拉甚至撕裂盆底肌的纤维,严重时还可能损伤控制肌肉的神经。这张“吊床”一旦松弛,托举能力下降,膀胱和尿道的位置就会偏移,当咳嗽、打喷嚏、抱娃等腹压增加时,膀胱内压力超过尿道的控制能力,尿液就会不自觉流出,医学上称之为“压力性尿失禁”。
更值得警惕的是,漏尿不会随着时间自动痊愈,反而可能持续加重。如果长期不干预,不仅会因反复漏尿引发外阴瘙痒、尿路感染等问题,还可能导致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甚至影响性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生活幸福感。好在盆底肌和肌肉一样,通过科学锻炼就能恢复弹性,尤其是产后42天到6个月的修复黄金期,干预效果事半功倍。
3个居家动作,轻松激活盆底肌
无需特殊器械,在家利用碎片化时间就能练,关键是动作要标准:
1. 经典凯格尔运动(核心基础)
这是修复盆底肌的“黄金动作”,能直接增强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功能。
- 找准肌肉:先排空膀胱,在排尿时尝试中断尿流,感受到收缩的肌肉就是盆底肌(日常练习不要在排尿时做,避免影响膀胱功能)。
- 标准动作:保持平躺或坐姿,收缩盆底肌,就像忍住不排尿、不排便的感觉,保持3-5秒后放松,休息2秒再重复。
- 练习强度:每天3组,每组10-15次,坚持4-6周可见明显改善。
2. 凯格尔桥(进阶强化)
在凯格尔运动基础上结合臀部发力,能同时锻炼盆底肌和核心肌群。
- 动作步骤:平躺在床上,屈膝,双脚踩实床面,双臂放在身体两侧。吸气时放松,呼气时收缩盆底肌,同时将臀部抬离床面,使身体呈一条直线,保持3秒后缓慢放下。
- 练习强度:每天2组,每组20次,注意全程保持盆底肌收缩状态。
3. 蝴蝶式开合(放松辅助)
帮助放松盆底肌周围组织,改善血液循环,提升锻炼效果。
- 动作步骤:坐姿,双脚脚掌相对,膝盖向两侧打开,双手握住脚踝。缓慢将膝盖向床面按压,感受盆底肌拉伸,保持5秒后放松,重复动作。
- 练习强度:每天2组,每组25次,动作幅度以舒适为宜。
关键提醒:这些情况必须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别光靠居家锻炼,一定要及时去产科或产后康复科就诊:
- 漏尿频繁,已影响正常出行和社交;
- 锻炼1-2个月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 同时伴有腰骶部酸痛、阴道有下坠感(可能是子宫脱垂信号);
- 出现持续漏尿或排尿疼痛、尿频等感染症状。
医生会通过压力试验、盆底肌力评估等检查判断损伤程度,必要时可配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等专业手段,严重者还能通过手术修复,治愈率可达85%-90%。
生孩子是伟大的经历,但产后健康不该被忽视。产后漏尿不是“妈妈的勋章”,而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从今天开始,每天花10分钟练起,及时干预,才能摆脱尴尬,重拾轻松生活。
作者:魏作余
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投稿并授权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凡署名原创的文章版权属【妇产科在线】和专家本人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如需转载请留言获取授权,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REVIEW
分享
在看
留言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