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第三大民企:年入869亿!创始人31岁创业,养出3只独角兽


在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高地上,无锡江阴这个被誉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的城市,每平方公里都蕴藏着民营经济的活力。放着父亲打拼好的家业不继承,31岁的张雷偏要自己闯荡,不到二十年,他养出了三家独角兽企业。


在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高地上,江苏无锡江阴这个被誉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的城市,每平方公里都蕴藏着民营经济的活力。


这里的民营企业密度之高,让人惊叹——几乎每条街道都驻扎着行业隐形冠军。正是这片培育了海澜集团、中信特钢等巨头的沃土,在2007年迎来了另一位未来行业领袖的诞生。


他带着10人海归团队回到家乡江阴,创办远景能源。如今不到二十年,这家企业已成为无锡第三大民营企业,仅次于海澜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在2025年8月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以869.42亿元营收位列全国第122位,俨然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一匹黑马。



更令人称奇的是,张雷旗下已孕育出三家独角兽企业——远景能源、远景动力和远景智能,总估值高达近1600亿元。


No.01

不接班的富二代



1976年,张雷出生于江苏江阴一个企业家家庭。他的父亲张士泉是当地一位成功的实业家,2001年就创办了江阴市第三铸造机械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200万元。


“车间的焊枪闪烁,机床轰鸣”,这是张雷从小熟悉的场景。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张雷,很早就接触了企业经营。


当年公司成立时,还在留学的张雷就被登记为股东,认缴出资额160万元,但这显然只是“挂名”。


1999年,张雷从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国际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出乎许多人意料,他没有直接进入父亲的公司,而是选择远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运筹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张雷留在欧洲,先后在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伦敦能源交易部和英国巴克莱银行工作,主要从事全球能源战略架构和能源金融产品设计。


在道达尔的日子里,他亲历了国际能源交易的惊心动魄,“每天经手的原油期货合约价值数亿美元”,这段经历让他对能源产业有了深刻理解,也为日后创业埋下伏笔。


2006年,张雷带着对能源产业的深刻洞察和一腔热血回国。面对已经打下江山的父亲,他再次做出让人意外的决定——不接班,要自己创业。


“他本可以加入父亲的公司工作,但他却选择了自己创业。”一位熟悉张雷的业内人士表示。这种不愿躺在父辈功劳簿上的精神,正是江阴新一代企业家的共同特质。


No.02

从零开始的创业路



2007年,张雷带着10名海归团队回到江阴,创立了江阴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初创时期的办公室设在江阴申港街道一栋普通的厂房里,谁能想到这里将走出一家全球新能源巨头。


创业伊始,张雷就展现出非凡的战略眼光。他没有选择当时热门的传统能源领域,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尚在萌芽阶段的风电产业。那时中国风电设备大多依赖进口,国内品牌寥寥无几。


2008年3月19日,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地址位于江阴市申港街道申庄路3号。谁也未曾想到,这家初创企业日后会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领军者。


公司成立同年,远景能源就推出了首台自主研发的1.5MW智能风机。研发团队经常通宵达旦地调试设备,攻克了数十项技术难题,才让首台风机成功下线。


2009年,公司再次发布87米风轮低风速智能风机,一举开创国内低风速市场。这一年,远景能源的年销售收入就突破了10亿元,创造了行业瞩目的“远景速度”。


张雷的创新思维在创业初期就已显现。他率先提出“智能风机”概念,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技术,实现风机发电效率提升15%。


这些智能风机因其卓越性能,连续多年被《Wind Power Monthly》评为“全球最佳风机组”,并在2018年和2019年荣获金奖。


No.03

三次关键转型



远景能源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张雷总能在关键时刻把握产业变革的脉搏。


2014年,公司扩展至光伏产业,实现第一次业务跨越。当时光伏产业刚刚经历一轮洗牌,张雷却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机遇。


2016年,远景能源承办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分论坛,开始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与会代表们被远景的前沿技术所震撼,这家来自中国县城的企业开始进入全球视野。


2018年,远景能源迎来重要转折点——新增风电装机4.18GW,一举跻身行业前列。同年,张雷做出一项大胆决策:收购日本尼桑电池公司动力电池业务,正式进军新能源电池领域。


这次收购后来发展成为远景动力,如今已与宝马、奔驰、本田、现代、一汽、东风、吉利、奇瑞等国内外众多汽车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远景动力的电池生产线每分钟就能下线一套电池包,速度令人惊叹。


2020年,远景能源成立智慧储能事业部,完成第二次战略升级。与此同时,张雷早在2015年就开始布局的物联网业务——远景智能,也逐步成长为公司的第三只独角兽。


这家专注于能源领域的物联网公司,开发了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成为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这个系统每天处理超过10亿条能源数据,为全球客户提供智能优化方案。


2022年,远景建成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开创了零碳新工业体系。次年,公司跻身全球十大电池制造商行列,实现第三次飞跃。


No.04

不上市的“怪”老板



在资本狂热的时代,张雷却对上市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


据了解,张雷曾叫停公司的上市计划,他直言要“打造的是时代的作品,而不是围绕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这种对资本市场的“排斥”态度,在民营企业家中实属罕见。


不上市并不意味着缺乏资金支持。在远景发展过程中,获得了红杉中国、春华资本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等投资巨头的青睐。2021年,红杉资本等机构的投资为远景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远景创投也与众多投资机构合作,共同布局大数据、充电、储能、物联网安全、可再生能源管理等行业,打造远景的生态链。


张雷的视野从不局限于国内。他在欧洲和北美建立创新研发中心,其中丹麦全球创新中心是中国风电企业在丹麦的最大规模研发机构。


该中心的超导风机研发项目还获得了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的1亿元人民币资助。如今,远景的业务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设立超过20个运营总部和研发中心,


拥有超过60个制造基地。从德国的汉堡到美国的休斯顿,从日本的东京到智利的圣地亚哥,都能看到远景的标识。


2023年,远景能源以22GW的风机订单量位居全球风电整机商榜首,市场份额达14.2%。2024年上半年,公司拿下中国风电市场新签订单量榜首,连续两年中标量全球第一。


No.05

未来的零碳版图



2023年,远景能源营业收入突破690亿元;2025年,这一数字增长至869.42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92位。同时,公司以1100亿元估值跻身《2025全球独角兽榜》第30位。


但张雷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提出了构建零碳世界的愿景:将风电和储能转变为“新煤炭”,电池和氢燃料为“新石油”,智能物联网为“新电网”。


近年来,远景在黑龙江齐齐哈尔、河北沧州、湖北十堰、内蒙古赤峰及鄂尔多斯、广西钦州、海南儋州等多地,合作建设产业园和新能源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几年内拟投资总额超过1700亿元。


更宏大的计划是:未来10年内在全球建设100个零碳产业园。这些产业园将整合智能风机、智慧储能、绿电制氢等零碳技术,形成全新的工业生态。


如今,远景能源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智能风电、智慧储能系统技术和绿氢解决方案企业。


公司不仅入选《时代》2024年“全球10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还因零碳产业园创新和绿氢全栈技术创新,入选《财富》2024年“改变世界50家企业”榜单。



2025年3月,张雷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同期以155亿人民币财富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796位。相比几年前,他的财富有所缩水,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继续扩张的脚步。


在远景的宣传中,张雷被称为“中国版马斯克”。而他也确实像马斯克一样,总在思考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大问题。


站在江苏无锡江阴的土地上,他的目光却已投向全球能源革命的星辰大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财经   独角兽   无锡   江苏   民企   创始人   远景   能源   江阴   风机   全球   公司   智能   中国   新能源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