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钱扣荣 编辑/钱扣荣

一年之内,竟然有三大特大桥梁垮塌,损失巨大,是多么的让人痛心?这些重大事故的相继发生,不仅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更是引发网友们的诸多质疑。人们都在纷纷质问,这些如此浩大的桥梁工程突然垮塌,我点岂能一下子把锅都甩给天灾?

据报道,2025年6月24日,贵州三都县猴子河特大桥发生垮塌事故,所幸在前方的大卡车司机及时刹停,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大桥发现异常后实施交通管制,拦停了超过200辆车。

猴子河特大桥主跨220米,桥墩高135米,相当于40层楼高。

2025年8月22日,更离题的是正在施工建设,即将合龙通车的青海尖扎县黄河特大桥发生垮塌事故,造成12人遇难,4人下落不明。这座桥设计全长1596.2米,主跨366米,投资4.36亿元。

近期的2025年11月11日,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市红旗特大桥又发生垮塌。由于事故发生前巡查发现异常,已实施交通管制,垮塌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红旗特大桥全长758米,主跨220米,投资额超3亿元。这座桥今年1月合龙,4月通车,11月垮塌,卒年不到1岁,又是多么离题?

当然,不排除上面三座垮塌桥梁里,有两座固然是因山体滑坡导致的事故,不能一概而论说是豆腐渣工程,但造成这些重大事故的根本原因还总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对于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地方,在事前是如何进行勘探、设计和论证的?在整个工程投标后的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层层分包乱象?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监管部门是否存在形同虚设现象?这一切的一切是否值得严厉追责?

对此,我们看看网友们是如何评论的,有网友质疑工程存在偷工减料现象,造成工程质量严重下降,不发生事故才怪呢。

有网友质疑工程的层层分包乱象,直接造成工程质量不断下降,要利润就必定会想方设法降成本,工程质量能保障吗?

更有网友质疑在施工过程中监管部门的形同虚设,对层层分包乱象的视而不见,甚至装聋作哑,其中是否产腐败存疑。

不少网友在看到这些耗资上亿的大桥相继垮塌的惨状的同时,又自然联想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分别建造的武汉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经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为何岿然不动的现实。


面对这样強烈的现实对比,网友们不得不质疑,一年内三座特大桥相继垮塌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笔者认为一座数亿元的投资的大桥,10个月内打了水漂,天灾不能成为一块免责牌,虽说天灾的因素不能排除,但人祸的因素同样不可排除,难道说相继垮塌的三座大桥均为天灾吗?如此的巨大工程,从工程选址、地质勘察、风险预估、施工过程、工程监管一直到峻工验收,各个环节是否都应自查原因,岂能一味地都推在天灾身上,应该说该追责的还是应该追责到底。大家认为呢?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