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亿多造的古城成“空城”,如此教训太昂贵

摘要

中青评论

古城的灵魂不仅是建筑外形的复刻,更是历史文化的延续与创新。


一座古城,人山人海叫人气,可要是空空荡荡,恐怕多少有点气人。近日,央视《焦点访谈》对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进行了调查。据报道,该项目占地面积240亩,不仅是张家界市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和重点工程,还是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产业建设项目,定位为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文化旅游新标杆。然而,这座投资规模达24.43亿元的仿古建筑群,自20216月试营业以来,持续亏损累计达10.8亿元,如今已濒临破产。

按理说,张家界作为闻名中外的旅游目的地,2024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000万人次,最不缺的就是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游客。可是这座位于市区繁华地带的古城,却在不收门票的前提下依然门可罗雀,来的基本都是打球、遛狗和带娃的附近居民。在项目所属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坚持看来,盲目跟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看人家古城古镇搞得好,总认为自己造一个出来,我也可能运营得好。”

他的回答很坦诚,也说到了点子上。大庸古城盲目跟风的痕迹,在项目启动之初就暴露无遗。审批材料显示,该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仅用了3个月时间。因为论证不足,一些项目内容边建边改、停停改改、反复多次,甚至出现“施工等设计”的情况。原本计划550天的建设工期,实际用了近五年才完成。建成后,很多项目内容缩水或没有落地,除了两个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其余大多是商业街区和客栈酒店,业态非常单一。

如此稀里糊涂造出来的古城,难怪游客不买账、市场不给“好脸色”。说得再直白一些,设计和施工阶段迷迷糊糊的状态,就已经注定了今天这般冷冷清清的局面。

更让人更难以接受的是,就在大庸古城西北方向10公里处,还有一处同样失败的仿古建筑群——古庸城。该项目也属于市级重点文旅项目,投资17亿元,立项、开工和大庸古城同时期,甚至建筑风格、业态布局也都雷同,时至今日尚未正式营业。

看来,人造古城没有人的尴尬,在张家界不是孤例。如果再把视野范围扩大到全国,还有更多类似的教训。今年4月,据齐鲁晚报报道,天眼查数据显示,全国存续的古城古镇置业或旅游开发公司就有近3000家,另有约1500家公司已经处在注销状态。

这么多古城古镇项目中,真正能让人叫得上名字的,占比并没有多高。它们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比如像是云南丽江古城或是湖南凤凰古城,依托的是悠久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民族文化,主打真实体验的参与感;再比如浙江嘉兴乌镇或是北京古北水镇,则是凭借创新运营和打造IP,打破了同质化的藩篱,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可以说,失败的古城千篇一律,成功的古城各有千秋。古城的灵魂不仅是建筑外形的复刻,更是历史文化的延续与创新。一味用钢筋水泥堆砌“假古董”,而忽视了古城的底蕴,自然只能打造出乏善可陈的小吃街、装修雷同的民宿房。这样的古城,自然难逃关门大吉,甚至“建成即搁置”的命运。

据了解,有关问题曝光后,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目前,当地已组建成立“张旅集团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专班”,推动大庸古城公司与张旅集团协同重整,力图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分类清偿债权、引进投资人等方式化解债务风险,多措并举盘活大庸古城。

用数十亿代价换来的教训,实在太过沉重。但愿张家界的“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更期盼“人造古城热”能就此降温,各地有关部门尤其要少一些“拍脑袋决策”的冲动,力求把每一分钱花在正地方。

撰文/席聪聪
编辑/杨鑫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3

标签:旅游   空城   昂贵   古城   教训   张家界   项目   古镇   建筑群   全国   债务   张家界市   历史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