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新观察·中医生活化③|每粒药丸都有身份证,这个工厂让扁鹊惊呆了!

编者按:“扁鹊出济南,中医生活化”,2025山东“扁鹊故里”中医药文化体验周启幕在即,穿越千年的神医扁鹊闻讯而来。中医药正以更智慧、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融入日常,让我们随扁鹊一同探寻:千年医道如何借现代之力,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人谈起“灵丹妙药”,总带着几分神秘与敬畏。

丸剂作为中药的重要形态,其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战国至西汉初年成书的《五十二病方》。这部出土于马王堆汉墓的古籍,收录了283个方剂,其中已明确出现“丸”这一剂型名称,奠定了丸剂发展的基础。

为何古人偏爱药丸?

丸剂便于携带、随时服用的特点,尤其适合古人行旅、战事或急症之需,可谓“存备应急,一方随身”。

9月23日,扁鹊立于宏济堂古丸博物馆内,目光掠过从汉代丸剂文物到百年制丸工具的千年序列,正沉浸于丸剂演变的时空长廊,一墙之隔的景象却吸引了他的注意——博物馆后方,竟藏着一座“透明丸剂工厂”。

他信步穿过连廊,瞬间从历史现场跨入未来场景。

1.2万平方米的丸剂数智工厂内,分坨、制丸、检测、晾干、包装全流程在机械化流水线上一气呵成,这里不仅实现了从传统经验到“数据驱动、精准可控”的现代化转型,更成为中医药行业首家丸剂数智工厂。

车间的核心,是国内首条智能化大蜜丸制剂产线。

“过去老师傅捻丸,要练就‘一抓准’的手上功夫,”生产线旁的老药工示范着古法制丸,“现在数据成了新‘药引’。”产线集成近红外在线检测技术(PAT),可实时监测药材成分、水分等关键指标,一旦数据异常立即报警,从源头保障了药效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大屏之上,数智孪生系统将设备运行、生产进度等信息实时投射。工厂还创新推出图码绑定追踪系统,为每一粒大蜜丸赋予唯一身份ID。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从原料影像、生产批次到质检报告的全链路信息,真正实现“一粒一码,前世今生,触手可及”。

在包装环节,六角形锦缎盒全自动产线正以每分钟超100丸的速度高效运作,不仅实现包装全自动化,也契合了市场对高端中药的外观与品质需求。

生产的绿色智能化同样贯穿全程。工厂创新采用高温热泵蒸汽设备,仅靠空气能复叠压缩技术就能产出145℃高温蒸汽,相比传统电加热方式节能40%以上,且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运行,余热回收系统更将能源“吃干榨净”。

物流体系则像一座“无声交响剧场”:AGV小车、无人运输车、高架输送线等设备自主协作,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出库全程无缝流转。园区内无人车采用多模态自动驾驶技术,精准完成跨区域接驳,真正实现全流程“端到端”智慧物流。

作为拥有150多个文号、其中91个为丸剂品种的老字号,宏济堂已构建蜜丸、水丸等五大丸剂体系。面对市场需求升级与传统生产模式的局限,这座丸剂数智工厂的投运,正是其以科技创新推动生产流程全面革新的关键举措。

当前,中医药产业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与系列政策推动下,正迎来关键发展期。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4月七部门又联合推出《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从质量提升到数智化转型,为中医药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如何平衡传承与创新,已成为整个中医药行业共同的时代课题。

面对这一历史机遇,宏济堂制药近年来相继落成智慧中药房、莱芜智能制造项目、丸剂数智工厂,建设饮片智能制造、阿胶智能制造等数字工厂,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生态化加速转型。

“做药丸,说到底是为了让人吃上放心药、方便药。”行走在工厂中,扁鹊感慨,这座数智工厂正在用现代人的方式,守护着古老的中医智慧。老师傅们“一抓准”的手感、“一看准”的火候,被精准记录并存入工艺数据库,变成了可以随时调取的“数字工艺包”。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让中医药真正融入现代生活的基础。

这一转变,让曾经“只可意会”的制药技艺变得稳定可循。对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买到的药丸,效果都一样可靠。中药不再只是老方子里的传说,而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健康保障。

离厂时,扁鹊欣慰地看到:科技的意义,从来不是取代传统,而是更好地理解传统、放大传统,并在此基础之上,再造传统,让它更好地走进生活。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李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8

标签:养生   扁鹊   药丸   身份证   中医   工厂   丸剂   中医药   传统   中药   精准   智慧   老师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