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想套1250亿,巴西向中国要钱,中方:支持,但得让发达国家掏

文|红日观史

编辑|红日观史


热带雨林是地球的“绿肺”,但现在有人想用这口“肺”换点真金白银,2025年11月10日,在巴西贝伦召开的COP30气候大会上,巴西政府高调宣布启动“热带森林永久基金”。

目标是筹到1250亿美元,而巴西自己只拿出10亿,剩下的钱得靠其他国家“众筹”,中国支持这个想法,但说得很直白,钱不是说不给,但得先让发达国家掏。

而巴西,眼看着基金缺口巨大,又急着想拉中国下场,巴西为何这样做?这张气候账单究竟该谁来买单?

钱不是这么要的

我们得先把账算清楚,巴西现在拿出10亿美元,想撬动1250亿的全球资金,这听上去像是气候版的“以小搏大”。

按照热带森林永久基金的设定,这笔钱将用来奖励保护热带森林的国家,每保护一公顷森林每年能领到4美元,砍伐一公顷则要被扣掉400-800美元,听上去逻辑很正面,但问题在于这1250亿美元从哪儿来?

目前全球只有印尼、法国、挪威、葡萄牙等寥寥几个国家表态愿意出钱,总共凑了55亿美元,连目标的零头都不到。

也就是说巴西这10亿不是“种子资金”,更像是“引流广告费”,它希望靠这10亿,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拉进来一起出钱。

但中国的回应很清晰,理念我们支持,但我们不是提款机,中国代表团在会上明确指出,这个基金的责任主体应该是发达国家。

为什么?因为气候问题不是今天才有的,历史上制造最多碳排放的就是欧美国家,你们把工业革命的红利吃干抹净了,现在却要发展中国家一起埋单,这事听着就不合理。

而且这不是中国的单方面态度。早在2009年,发达国家就承诺每年拿出1000亿美元支持气候融资,2020年之前就该兑现。

结果呢?现在已经2025年了,这钱连个影都没见,现在倒好先把旧账赖掉,再来搞个新基金,绕个圈子接着让发展中国家付款,这种“换皮式”融资套路,中国当然不会买单。

更何况中国已经在实打实地做减碳动作,2035年要实现全经济范围的绝对减排,还在国内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推动碳市场建设,中国还通过南南合作,把技术和经验分享给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贡献,不是“口惠而实不至”。

所以说,中国不是不愿意出力,而是不愿当冤大头。

气候账单该谁买单

巴西这次扮演的是双面角色,一方面,它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强调森林保护的迫切性,另一方面,它作为基金发起国又希望各方都出资,尤其是想拉中国进局。

但问题是它自己也才出10亿,占总目标不到1%,这就像一个人出了一张电影票的钱,却想让别人合资拍整部电影。

巴西财政部长费尔南多·阿达在会上表示,希望在COP30期间把承诺资金抬到100亿。这目标看起来不高,但现实却很骨感。

1250亿的目标,100亿只是杯水车薪,更现实的问题是靠市场融资撬动1000亿,这种模式风险太高,前提是要有稳定的投资回报预期。

问题是森林保护哪来的商业回报?这不是造高速公路,也不是建光伏电站,它的收益是长期的、间接的,资本不愿意等。

所以这套设计本身就有问题,奖励机制看上去公平,惩罚制度也有点“硬气”,但真正能否执行、如何监管、谁来买单,全都是问号。

就算卫星遥感技术能监控森林面积,那也得有人认这个账、愿意掏这个钱,现在看来,巴西更像是把基金当成一个政治工具,通过环保议题对外要资源,对内刷存在感。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局面再熟悉不过,每次全球气候大会,发达国家都把“绿色转型”的话题拉高调门,却从不谈责任分摊。

结果就是发展中国家既要减排、又要发展,还要自己出钱,最后成了“既当球员又当裁判”,这局面要是放在世界杯上,谁都觉得荒唐。

巴西这次明显想用“全球森林保护”来打感情牌,但问题是情怀不能当饭吃,账本也不能只记一半。

既然叫“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那发达国家该掏的那部分,必须清楚标出来,没有这一步,任何发展中国家都不该轻易上车。

中国立场很清楚

中国在这次COP30上的表态其实非常有代表性,既没有完全拒绝热带森林永久基金,也没有盲目开支票,它强调的是原则支持全球森林保护,但要讲道理,愿意参与机制构建,但不能替人买账。

这不是推责任,而是回到一个基本原则,公平,发达国家过去靠高碳排放实现工业化,现在却要求发展中国家用“绿色方式”发展,还得自掏腰包,这就好比一个人吃完了饭,让没吃的人买单,换谁都不干。

而且中国不是光说不练。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到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再到南南合作中的技术转让,中国在气候治理上的做法比很多口头承诺的发达国家要扎实得多。

像美国、欧盟这些国家,很多时候就是嘴上说得好听,财政一紧张立刻变脸。

现在的情况是巴西希望中国加入捐款国行列,但中国清楚这种基金一旦开了头,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类似要求。

今天是森林基金,明天可能是海洋保护、极地科研,层出不穷,如果不明确责任边界,发展中国家永远得在“绿色债务”中打转,永远都是被追债的角色。

中国这次的回应,其实就是在划清责任线,气候治理是全球的,但责任不该一锅端,发达国家要先把承诺的1000亿美元兑现,再谈新基金的分摊,否则光靠巴西出10亿、拉中国出几十亿,根本撑不起1250亿的盘子。

而且中国也在警惕一种趋势,某些发达国家通过“绿色议题”道德绑架发展中国家,实则推卸自身责任,这种“气候殖民主义”的苗头,必须警惕。

结语

森林不是谁家的私产,气候也不是谁能垄断的议题,但账该谁买,必须说清楚。

巴西想靠10亿撬动1250亿,这算盘打得精,但算盘响不响,还得看谁愿意跟它一起打,中国支持全球生态保护,但更坚持公平和责任。

如果发达国家不先把旧账补上,这个新基金,很可能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空壳,COP30,是一场关于责任和公正的大考,答案写不好,地球买单。

信息来源:

《“中国的态度是:支持,但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融资责任”》——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财经   巴西   中方   发达国家   中国   气候   发展中国家   责任   基金   森林保护   森林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