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灵甫是国民党那边的一个将领,在抗日时候打过几场仗,名气不小。可他一生中最让人议论纷纷的事,还得是1935年冬天在西安干的那桩杀妻案。这事闹得挺大,当时整个古城都传开了,报纸上、社会上到处都在说。

张灵甫1903年出生在陕西长安县一个普通人家,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但他挺聪明,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那时候北大是顶尖学府,他在那读了几年书,后来因为个人原因退学了,转头就投身军界。1925年,他进了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直接加入国民党军队。北伐时期,他表现活跃,冲在前面,很快就得到胡宗南的赏识。
胡宗南是他的老师兼上司,对他评价高,说他打仗果断,脑子转得快。张灵甫一步步升迁,1930年代初已经当上团长,驻扎在西北一带,主要是对付红军长征后的局面。他这人军纪严,对手下要求高,但私下里同事都知道,他最恨背叛,不管是军里还是家里,都一个样。
婚姻方面,张灵甫结过四次婚。第一任是老家包办的邢凤英,性格温和,但两人没啥共同语言,后来就分开了。1933年,他娶了第二任吴海兰。吴海兰是四川人,受过新式教育,会弹钢琴,还会做陕西面食。
张灵甫头一次吃她做的饭,就觉得比军粮好多了,两人很快就结了婚。婚后他们生了个孩子,但张灵甫军务忙,常年驻外,夫妻俩分居两地。西安是他们的家,那时候吴海兰带着孩子住在那,跟张灵甫的堂兄一家住一块。张灵甫偶尔回来探亲,表面上看日子过得还行。

1935年冬天,张灵甫从汉中驻地请假回西安。起因是听到了关于吴海兰的传闻,说她跟个年轻男子去看电影了。这事让他起了疑心,当时军中风气就这样,猜忌心重。他回西安后,前两天还装得没事人一样,陪吴海兰逛街、看戏啥的。
第三天,他说想吃家乡饺子。吴海兰自己去后院菜园割韭菜。张灵甫跟着过去,从背后掏枪,对着她脑后开了一枪。吴海兰当场倒地,手里还拿着韭菜。他简单处理了现场,埋了尸体,烧了衣服,当晚就回了部队。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结果吴海兰的哥哥很快就报了案。
这案子一曝光,西安城炸锅了。当时正值妇女运动兴起,社会上对女性权益越来越重视。报纸头条全是“团长古城杀妻案”,舆论压力巨大。吴海兰的哥哥告到妇女协会,于凤至知道了,转告张学良。张学良推说这是中央军的事,不好插手。宋美龄也掺和进来,催蒋介石给社会个交代。蒋介石没办法,只能让胡宗南把张灵甫送去南京审。

1936年,张灵甫被押到南京老虎桥监狱。路上他不慌不忙,拖了俩月才到。狱里条件不错,他天天练字、下棋,还卖字换酒。审来审去,证据不足,罪名没定下来。1937年七七事变一打响,蒋介石下令大赦非政治犯,张灵甫就这样出来了,恢复军职,继续带兵。
杀妻的原因,历史上说法不一。最常见的是张灵甫怀疑吴海兰有外遇,吃醋了下手。这从他听到传闻后就急着回西安看得出,当时军中男人多疑,家事管得严。还有种说法,说吴海兰偷了张灵甫的军事文件,可能涉及机密泄露。
张灵甫追问,她不承认,他就动了杀机。但这个说法来源不明,像是后来有人帮他开脱。反正不管哪种,都显示张灵甫这人冲动,处理家庭问题用极端手段,没考虑后果。历史资料显示,他对忠诚要求高,但自己却结了四次婚,挺矛盾的。

出来了之后,张灵甫的军旅生涯没耽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带兵打仗,参加了好几场战役。1938年,他跟第一任邢凤英重聚,生了个儿子张居礼。但没多久,他就又娶了第三任高艳玉。高艳玉是名门出身,两人过了七年,后来因为火灾丢了孩子,婚姻就散了。
1945年日本投降,张灵甫升得快,当上第七十四师师长,还兼南京卫戍司令。那时候他地位高,风头正劲。1946年,他娶了第四任王玉龄。王玉龄是上海人,两人是在理发店认识的。她问过张灵甫关于忠诚的事,他只说别拿走他的东西,挺含糊的。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打响。张灵甫的部队被围困,他最后选择自杀,留了遗书给王玉龄,说永别了。那年他44岁,死在山上。王玉龄刚生孩子,就成了寡妇。后来随国民党去台湾,靠抚恤金过日子。孙立人帮了她一把,给了一千美元,她去了美国打工。
1973年,她回大陆见了周恩来。周恩来说张灵甫是难得的将才,王玉龄听了没吭声。2003年,她在上海浦东给张灵甫立了衣冠冢,碑上刻了名字,背面写“当年识君,往事俱成尘”。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