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切换,把握结构性机会!

11 月 3 日,A 股呈现 “指数分化、结构调整” 特征,港股则在能源板块带动下相对稳健,两地市场因估值结构与资金偏好差异形成分化格局。截至午间收盘,A 股主要指数涨跌互现,高估值成长赛道持续调整,低估值价值板块逆势走强;港股依托能源与金融股支撑,主要指数多数收涨,反映出内外资对市场风险与机会的判断存在差异。

从短期情绪看,A 股经历 10 月部分板块上涨后,进入获利回吐与风格切换阶段,港股则受益于低估值修复与能源价格支撑,表现相对抗跌。

市场概况

A 股市场窄幅整理,结构性特征显著。上证指数午盘微涨 0.05%,成为唯一收涨的主要指数;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调整幅度扩大,分别下跌 1.06% 和 1.37%,科创 50 指数受科技硬件板块拖累,跌幅达 2.35%,凸显成长板块压力。全市场个股涨跌各半,超 2500 只个股下跌,但资金活跃度未显著降温,半日成交 1.4 万亿元,较上日缩量 1807 亿元,显示资金正从高位赛道向低位题材迁移,海南自贸区、短剧游戏等政策或消息催化板块成为新的关注点。

港股市场表现更趋稳健,呈现 “能源领涨、科技分化” 格局。恒生指数午盘上涨 0.58%,重新站上 26000 点整数关口;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同步攀升 0.68%,中资企业估值修复动能延续;仅恒生科技指数微跌 0.24%,与 A 股科技板块调整形成联动。市场半日成交额 1321.00 亿港元,能源与金融股成为核心支撑,显著提振市场情绪,而黄金、半导体等板块调整则拖累部分指数表现。

板块分析

A 股板块走势呈现 “价值防御领涨、成长赛道承压” 的鲜明分化煤炭板块以 2.26% 的涨幅领涨,背后是炼焦煤价格 60 天上涨 10.29%,且机构判断当前处于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初期,基本面与政策面共振支撑板块;石油石化板块同步上涨 1.99%,受益于 OPEC + 宣布明年 1-3 月暂停增产,国际油价预期得到支撑。传媒板块上涨 1.88%,短剧游戏概念表现突出,抖音集团发布《成品漫剧业务合作指引》成为直接催化,市场对 AI 应用端商业化落地预期升温;海南自贸区板块也因离岛免税购物新政落地全线大涨,政策红利直接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高估值成长与周期板块则集体调整。有色金属板块大跌 2.69%,既受美联储降息节奏预期收紧、美元指数走强压制大宗商品价格影响,也因板块前期涨幅较大引发技术性回吐;固态电池产业链同步调整,反映市场对部分成长赛道短期盈利兑现能力的担忧。电子板块下跌 1.58%,CPO、PCB 等算力硬件方向领跌,叠加基金三季报显示电子行业配置比例超 25%(2010 年以来最高),机构止盈压力进一步加剧板块调整;汽车板块下跌 1.06%,则受新能源车价格战延续与消费信心偏弱拖累,地产后周期需求乏力的影响持续显现。

港股板块与 A 股形成部分共振,能源与金融成为核心支撑。能源业指数上涨 2.70%,煤炭与石油石化方向同步走强,既受益于国际能源价格高位震荡,也与国内冬季补库预期形成呼应;必需性消费业与医疗保健业指数分别上涨 1.62% 和 1.60%,反映出港股资金对防御性板块的偏好。跌幅方面,原材料业指数下跌 2.48%,与 A 股有色金属板块同步调整,全球工业金属需求担忧传导至港股市场;半导体指数下跌 3.68%,与 A 股科技硬件板块调整形成联动,显示全球半导体周期预期变化对两地市场的共同影响。

市场驱动因素

政策面处于 “利好兑现后空窗期”,短期催化不足。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已明确 “完成全年目标” 的定调,市场预期消费补贴、新质生产力培育等增量政策将密集落地,但当前政策尚未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短期缺乏直接催化;海南自贸区免税新政、抖音短剧版权指引等局部政策虽推动相关板块活跃,但未形成全局性影响,叠加 10 月末三大利好集中兑现,A 股市场暂时进入政策等待期。

基本面层面,三季报披露完毕后机构调仓需求凸显。中信建投数据显示,A 股电子行业配置比例超 25%,双创板块超 40%,成长风格超 60%,均为 2010 年以来最高水平,高配置比例下机构获利回吐压力释放,直接导致科技、新能源等成长板块调整;而煤炭、石油石化等板块则因三季报盈利稳健,叠加冬季需求预期,成为资金避险与调仓的主要方向,基本面差异推动板块分化进一步加剧。

资金面呈现“A 股风格切换、港股外资回流”特征。A 股资金从高估值成长向低估值价值迁移,煤炭、银行等板块获增量配置,银行板块上涨 1.45%,低估值高股息属性吸引避险资金;港股则受益于外资对中资企业盈利稳定性的认可,内银股活跃,南下资金与外资共同推动恒指与国企指数修复,反映出两地资金对 “安全边际” 的追求成为短期共识。

投资建议

当前市场处于“风格切换、结构寻机”阶段,四季度需紧扣产业趋势与政策主线,在控制成长板块风险的同时,把握低估值与政策催化机会,重点围绕以下三条主线布局:

科技成长赛道需聚焦 “硬逻辑、低估值”,规避短期高弹性品种。AI 产业链优先关注应用端,短剧游戏、AIGC、虚拟人等方向因抖音短剧版权指引等消息催化,商业化落地节奏加快,且前期调整充分,具备阶段性机会;算力与存储等硬件板块需等待估值消化,可逢低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龙头企业。创新药板块经历 8 月以来的深度调整,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且医保政策优化预期持续,研发管线丰富、临床进展顺利的细分龙头有望迎来修复;军工与固态电池领域中长期产业趋势明确,军工受国防开支增长预期支撑,固态电池则需跟踪技术突破与产能落地节奏,逢低布局优质企业。

周期与资源品板块把握 “价格支撑、盈利修复” 双重逻辑。有色金属中的黄金与铜品种,虽短期受美联储政策预期扰动,但长期全球宽松趋势未改,叠加地缘风险支撑,价格中枢上移逻辑明确,可关注资源自给率高的企业;化工行业在政策推动竞争格局优化背景下,新材料领域有望迎来盈利拐点,重点跟踪需求改善的细分方向。新能源链中的锂电与风电板块,需关注盈利修复信号,锂电上游资源品价格已出现企稳回升迹象,风电板块则受益于装机量回升与成本端改善,优先选择业绩确定性高的环节龙头,规避短期情绪驱动的标的。

政策驱动机会紧扣 “十五五” 规划落地节奏,布局确定性方向。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是长期主线,AI 与高端制造(量子科技、商业航天、6G 基建)具备长期成长空间,当前需跟踪政策细化与项目落地进度,逢低布局产业链核心环节;大消费板块关注政策催化与场景修复双重机会,海南自贸区免税新政已带动相关标的活跃,后续可关注消费补贴、文旅复苏等政策动向,免税、文旅、白酒等细分方向估值合理、边际改善明确,具备阶段性配置价值。

整体来看,短期 A 股仍将维持震荡调整,需警惕高估值成长板块的波动风险,港股则依托低估值与能源支撑相对抗跌。操作上建议采取 “攻守兼备” 策略,优先配置煤炭、石油石化、银行等低估值防御性资产,同时逢低布局 AI 应用、创新药、免税消费等政策与产业趋势共振的方向,重点把握三季报后超跌反弹与四季度政策催化的结构性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财经   结构性   机会   板块   政策   指数   市场   资金   短剧   方向   赛道   能源   煤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