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场以“具身智能”为核心的全球竞赛,已经全面打响。从全球实验室竞相突破的通用机器人原型,到各国产业政策密集落地的智能体战略;从跨国巨头重金布局的全栈技术生态,到初创新锐颠覆传统的场景创新;从硅谷的实验室到杭州的“六小龙”,在这场定义未来的全球竞赛中,领军企业与变革新星共同勾勒出产业发展的双主线。
2025年,中国“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酝酿之年,市场呈现出“产融齐升、结构优化”的强劲增长态势。我们看见,一批深耕多年的中国机器人领军企业,正以硬核的技术积淀与大规模市场场景适配能力,在全球产业链中奠定“中国分量”;我们亦看见,一群聚焦于AI与机器人融合赛道的创新者,正以颠覆性的构想与闪电般的成长,在无人区点亮“中国火花”。
2025年,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不再是业界陌生的新概念,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界,其也已经不再局限于业内的狂欢,更是全人类关注的共同话题。如果说过去十年,是人工智能在“云端”狂飙突进的十年,那么下一个十年,更多人开始相信,将是智能体“落地生根”的十年。这个“根”,便是各类机器人的身体。因为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不断进化的硬件,使得智能不再孤立于算法之中,而是能在与物理环境的实时交互中涌现和进化,机器人不再仅仅是工具,而是逐渐成为具备感知、认知与行动能力的智能实体。
2025年,在“具身智能”概念的推动下,市场需求从“规模化应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机器人产业正从“工业自动化”迈向“智能体协同”,从“单一任务执行”走向“多场景自主决策”,机器人不再是执行预设程序的冰冷机械,而是能够感知、理解、决策并行动的伙伴。这也意味着2025年我们正从“软件智能”的纪元,大步迈向“具身智能”的时代,实现根本性的机器人范式转移。
全球浪潮奔涌,我们如何抓住趋势,共立“具身智能”的潮头?
在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上,第六届中国机器人行业年会将于2025年12月18日-19日如期而至。本届即将在六小龙诞生地“杭州”举办的年会,我们希望不仅仅是一场行业聚会,而是希望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迈向“具身智能”时代的一次关键的思想集结与产业动员,让更多圈内圈外人士,见证中国机器人领军企业的雄厚力量,点亮具身智能时代的变革新星。

▍繁荣背后的挑战与“五重博弈”
在产业蓬勃发展的表象之下,是决定未来十年格局的深层战略博弈。当一批机器人企业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另一批正站在IPO的门槛上,产业与资本的融合进入深水区。第六届中国机器人行业年会,精准定位这一关键节点的企业需求,致力于成为已上市企业的“价值放大器”与拟上市企业的“IPO加速器”,为领军者提供从市值管理到生态构建的全方位战略支撑,欢迎企业来到大会进行主旨报告分享,构筑跨越发展的“资本-产业”双通道。
洞察一:头部企业抢占下一个“IPO窗口”的认知先机。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权威认可是穿透市场噪音的最强音。年会发布的 “中国机器人领军企业TOP50” 等权威榜单,其核心价值在于为上市公司提供经第三方权威机构背书的“行业地位证明”。对于已上市企业,登榜是向投资者、分析师展示行业龙头地位与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凭证,是提振市场信心、优化估值模型的强力催化剂。对于拟上市企业,入选权威榜单是IPO进程中,证明其“行业地位突出、发展前景明确”的关键一环,能为招股书增添重量级砝码。
洞察二:面向精准生态的“高光”亮相。年会是全行业瞩目的焦点,更是企业面向产业与资本两端核心决策者,进行战略发布的最高效舞台。在主论坛进行主题演讲,向全行业宣示您的技术路线与商业战略,引领市场预期。与在场的百家投资机构、产业链关键伙伴、地方政府直接对话,实现从“品牌声量”到“合作意向”的高效转化。年会汇聚的不是普通的观众,而是企业增长所需的决定性资源。

洞察三:“专用”与“通用”的迷思。工业机器人已深入各行各业,但它们是高度专用的,而具身智能的终极梦想是通用。在这条光谱上,企业如何定位?是通过具身智能赋能,继续深耕焊接、码垛等成熟场景,还是押注通用人形的未来?是做双足还是轮式机器人?如何弥补“智能”与“体能”之间的鸿沟?年会将通过站在传统愈创新两面并行讨论,揭示不同场景下的技术逻辑与商业密码,帮助企业在这场战略抉择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洞察四:“技术理想”与“市场现实”的平衡。无数顶尖技术倒在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尤其是初创企业,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营收压力?如何找到愿意为前沿技术付费的早期客户?年会特邀具身智能头部企业和知名投资人,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前沿观点,更是被市场验证过的实战派干货与真金白银的投资逻辑。
洞察五:“单打独斗”与“集团作战”的抉择。机器人产业链条极长,从芯片、传感器、减速器到整机、算法、系统集成,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通吃所有。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已成为必然选择。零部件企业也需要思考:是成为生态的核心构建者,还是关键节点的参与者?如何通过战略投资、技术联盟与标准共建,提前卡位核心生态位,获得未来十年的定义权与支配权。本届年会议程中设置的“核心部件·突破产业瓶颈”主题论坛,正是要直面这一痛点,探讨高扭矩密度关节、触觉传感器、仿人运动控制等底层技术的突破路径,帮助产业链从“链式供应”走向“网状生态”,共同把蛋糕做大。
▍年会价值:不止于见证,更在于参与和塑造
在上述多元的产业变局之中,第六届中国机器人行业年会已然超越传统会议范畴,而是希望通过权威榜单的发布与顶级生态的聚合,通过行业性的 “顶层设计” ,不仅精准遴选与认证当下的领军者,更在于通过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生态的精准嫁接,主动塑造与赋能下一代的行业领袖。
1. 权威认证,树立产业标杆。当产业处于爆发前夜,真正的领军者不仅要洞察趋势,更要能汇聚资源、定义标准。在信息纷杂的竞争环境中,权威认证是最高效的信任状。年会通过发布行业瞩目的“中国机器人领军企业TOP50”与“具身智能时代新星TOP50” 两大榜单,旨在执行一项关键使命:以严谨的评价体系,为国家战略遴选标杆,为市场投资明确方向,为社会公众树立认知。对领军企业而言,登榜不仅是荣誉,更是对其市场地位与技术路线的“官方认证”,能极大提升其在重大招标、政策扶持与资本市场的公信力。对创新先锋而言,入选是关键的“跃升契机”,意味着从技术新锐到产业力量的华丽转身,瞬间获得顶级投资机构与产业链龙头企业的重点关注。

2.全域赋能,催化企业跃迁。在本届年会上,拟邀请500+重量级嘉宾,这里有院士与初创公司CEO的对话,有技术极客与资本巨擘的碰撞,有产业链上下游的真实情况探讨。榜单发布不是终点,而是深度赋能的起点。年会致力于将榜单的权威声量,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增长动力。品牌势能赋能:通过立德平台的全媒体矩阵,对入选企业进行深度专访与案例解读,将榜单荣誉转化为持续的品牌曝光与市场信任。同时,年会现场特设“生态合作洽谈会”,为上榜企业精准对接地方政府、大型国企、龙头链主及知名投资机构的决策层,推动订单、投资与战略合作的直接落地。
3.生态融合,共筑领袖联盟。年会的终极价值,在于构建一个由顶尖企业、学术领袖与资本力量组成的“产业共同体”。年会发布的《2025中国机器人发展年刊》 ,不仅是行业总结,更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的“战略参谋”,能帮助企业研判趋势、校准航向,将定义技术、市场与生态发展的坐标,旨在引领思潮,锚定方向,是领军企业卡位未来生态、寻找“最强盟友”、构筑难以复制竞争壁垒的核心场域。
▍议程纵深:一场精心设计的“认知升级”之旅
年会两天的议程,是一场层层递进的思想盛宴。
12月18日,年会将从“共赴具身智能新未来”的宏大主题开幕,到“技术突破·重构产业生态”的专家顶层报告,将为你构建完整的认知框架。首日下午的市场与落地环节,将邀请真真的行业“领军者”,聚焦技术如何真正驱动市场,让你能够聆听来自产业一线的最真实声音。首日夜晚的“星河智耀·颁奖典礼”不仅是表彰,更是树立标杆,通过行业、人物榜单、奖项,让整个行业看见光的方向。
12月19日,全天将围绕“深耕与突破”主题:,邀请专家来谈谈“怎么做”的方法论,议程分化为“核心部件”的硬核攻坚与“人形时代”的未来畅想,满足不同领域专业人士的深度需求。年会全程还将全程贯穿展示与互动环节,通过“无限可能·创新成果展”让前沿技术触手可及,将是产业界灵感碰撞的最佳场所。
▍结语与未来:我们共同定义下一个十年
机器人行业不缺热情,缺的是在喧嚣中看清方向的智慧;不缺单点突破,缺的是系统性的生态合力。
第六届中国机器人行业年会,正是为了凝聚这份智慧,构建这种合力而来。在这里,你将找到跨越技术鸿沟的桥梁,发现商业破局的关键支点,链接决定未来的核心伙伴。
12月18-19日,让我们暂别各自的赛道,齐聚这场属于所有机器人从业者的“思想驿站”。
在这里,我们不仅是行业变迁的见证者,更是下一个智能时代的共同定义者。
共赴具身智能新未来,我们年会见!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