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宝升入小学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见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父亲,才知道,原来当下的教育淘汰的并不是孩子!
旁边的陈先生,在老师讲话的时候,不断看手机、回复消息,后来他发言直接说:“孩子就拜托老师了,我们做父母的,也就只能拼命工作赚钱了!”
前排的则是一个穿着很朴素的妈妈,老师一直表扬,她家孩子很喜欢帮助同学,爱阅读,成绩也非常不错。
这位妈妈则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们文化程度不高,帮不上孩子什么,能做的就是下班后陪孩子看半个小时书。
那一刻,我才忽然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在这场教育的马拉松里,最先被淘汰的,或许不是跑得慢的孩子,而是站在场边的三类家长。
现在的教育,考验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家长。作为俩小学生的妈妈,我想分享下,自己的感受。或许,下面三种类型的家长正在被淘汰,但本人可能还没有察觉。
第一类:总是很忙的家长
有的家长像上紧了发条的陀螺,为事业、为生计奔波不息。给孩子买最贵的玩具,报最贵的辅导班,以为这就是他全部的爱了。但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昂贵的礼物,而是简单又寻常的亲子陪伴。
邻居张哥常年在外出差,每次回来都给儿子带一堆新潮的电子玩具。可他发现,儿子越来越沉默,宁愿对着手机屏幕发呆,也不愿意和他多说一句话。
有一次他休假在家,想辅导儿子作业,却被顶了回去:“你知道我现在上几年了吗?现在才知道管我了?”
这句话像一根针,扎进了张哥的心里。张哥没想到,自己努力工作,拼命赚钱,给孩子买那么多玩具,最后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超过五成的城市青少年认为父亲陪伴不足。
这种亲子陪伴的缺失,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情感上很难和爸爸建立深度链接。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那些曾经被忽略的陪伴,都会变成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再也没办法填平了。
第二类,不爱学习的家长
有的家长,自己躺在沙发上刷着短视频,却要求孩子认真写作业;自己一年也读不了一本书,却给孩子买了满柜子的课外书。
记得听一位老师分享,她说当下家庭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不是言传,而是身教。家长做什么,比说什么更重要。
是的,一个热爱学习、不断保持进取心的父母,孩子也会照着做的。表嫂说,她之前为了陪女儿学英语,从0开始,每天和女儿一起背单词、看英文动画片。
坚持了几年,表嫂的英语水平提升了,女儿的英语成绩也一直保持满分成绩,大学考雅思,拿到了8.5分的好成绩,顺利被国外一所重点大学录取,还有百万奖学金呢!
《中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父母读书多的家庭,孩子阅读量更高。
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哪怕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也建议多看书、多学习。你的家里充满了书香气息,孩子也会耳濡目染,爱上学习的。
第三类,经济一般的家长
“咱家就这条件,你要努力争气!”
这样跟孩子说话的家长,并不是不爱孩子,而是因为现实的经济压力,有些喘不过气,无意中将这种焦虑和“贫穷思维”传递给了孩子。
父母口中反复强调“买不起”、“吃不起”、“用不起”看似是节俭和现实,其实也在孩子心中埋下了自卑、匮乏和局限的种子。
总强调家里“穷”,孩子会内化这种“我不配”的信念,面对机会时不敢争取,面对挑战时习惯性退缩。甚至可能觉得,自己的命运早已被家庭的出身所决定,努力也是徒劳的。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会努力创造精神富足的环境,让孩子知道,现在虽然买不起,但我们可以努力争取,也会在必要的时候满足孩子。
我家是农村的,但父母没这样和我说过话。记得我小时候赶集喜欢一条裙子,妈妈说,带的钱不够。我满地打滚,就想要。但妈妈没有说“买不起”,而是等我哭完了,跟我说“回去扯块布,做个一样的给你”。
当时我觉得,我的需求被看见了,我真的很想要那个裙子。家里没钱,我可能需要等等。回去后,妈妈去找同样的布料,但一直没有合适的。直到第二年夏天,才在一个摊位上,找到了一样的布料。
妈妈信守承诺,给我做了一条裙子。虽然已经是去年的款式了。但因为最终得到了,我很满足。
妈妈没告诉我的是,因为这条裙子,和爸爸吵了一架,家里的开支增加了,一个月吃一次肉的习惯,都改成了两个月一次。
我们家情况真的很一般,但父母在尽量满足,尤其是孩子真的很渴望的时候。如果实在不能满足,也可以告诉孩子实际原因。
比如,物品不实用,暂时没有购买打算,本月支出超标等,而不是一句“买不起”就打发了。
物质条件一般的家庭很多,被淘汰的不是贫穷本身,而是因为贫穷带来的固化思维和格局。
一位在小学从教20多年的老教师坦言,如果说学校教育是给孩子描绘知识的蓝图,那么家庭教育,就是这张蓝图最关键的底色。温暖还是悲凉,要看孩子是否受到了好的家庭教育。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首次立法。那么,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双向的陪伴和共同的成长,家长和孩子一起进步。
没有时间陪孩子的家长,每天哪怕用15分钟,放下手机,耐心听听孩子在学校有趣的事情,也比敷衍地在孩子身边刷手机1小时来得更有意义。
不爱学习的家长,可以试试从感兴趣的书籍开始,陪着孩子一起看书,或者学习一项新技能,这种跟娃并肩作战的感觉,他真的非常期待。
有时候大宝在看书,我就去厨房变魔法,等娃肚子饿了,来一顿美味大餐。本身不太会做饭的我,现在已经可以做几十道家常菜了呢!你也可以试试看!
还有经济基础一般的家庭,更重要的是开阔眼界和格局,别让自己眼前的窘境,限制了孩子未来的无限可能。
就算你每天把“没钱”挂嘴边,谁会给你一块钱呢?教孩子乐观、坚韧,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比任何金银财宝都更重要。于你而言,也是宝贵的财富。
枕边育儿寄语:
作为二胎妈妈,我一直认为,家长教育,是一场修行,修的是父母的耐心、智慧和格局。当下教育淘汰的,不是咱们身边的孩子,而是放弃自我成长、放弃与孩子同行的父母。如果你早些醒悟,娃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你一直期待,孩子成为的样子,或许应该先成为,你自己要做到的模样!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