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终于不再隐忍!9月首次发声字字恳切,竟只是为了保全孩子

人红是非多,顶流的赵丽颖终于暴露了自己的“软肋”!

流年起伏,欲静不止

今年对于赵丽颖来说,仿佛一场漫长而颠簸的过山车之旅,舆论的浪潮将她时而推向云端,时而抛入谷底,喧嚣声几乎淹没了她本来的面目。

回想2024年,那无疑是她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刻,凭借在《风吹半夏》中的精湛演绎,她一举拿下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更有媒体报道称飞天奖视后也向她招手。

紧接着,在电影《第二十条》里,她又以突破性的表现,将百花奖乃至传闻中的金鸡奖最佳女配角收入囊中。

站在领奖台上的她,曾一度泣不成声,那泪水里,有多年努力终获肯定的幸福,也有一路走来不为人知的心酸。

那时的她,是被公认的实力派,是演艺事业大丰收的典范,然而,谁也没想到,仅仅一年之后,围绕她的风向会发生如此剧烈的逆转。

从年初开始,争议便如影随形,绯闻首当其冲,她与导演赵德胤的合作被无限放大,两人在电影《乔妍的心事》中结缘,随后便有了各种“蛛丝马迹”。

活动上,导演扶了她一下手,首映会,导演替她挡开关于“潜规则”的尖锐提问,私下里,两人被拍到聚会,甚至导演还与她的儿子想想同框出现。

一时间,各种猜测甚嚣尘上,面对一个名为“赵丽颖算是默认恋情了吗”的词条,一直沉默的她终于爆发,甩出了三个字——“算你妹”。

这句回应,像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舆论场,过去那个坚韧、励志的形象,迅速被“没素质”、“飙脏话”的标签所覆盖。

被标签定义的战场

争议的火苗一旦点燃,便迅速蔓延到了她的专业领域,在备受瞩目的电影《酱园弄》中,她饰演配角西林,尽管角色那句“女人杀丈夫,为啥一定要有外遇?”

的台词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但更多负面评价却指向了她的台词功底,认为其表现生硬,更致命的是她的宣传态度。

无论是电影节还是首映礼,赵丽颖都未曾现身,这与同剧组的杨幂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不仅盛装出席红毯,其得体的表现还被盛赞为“高情商”。

两相对比之下,“耍大牌”、“不合群”、“没情商”的帽子,结结实实地扣在了赵丽颖的头上。

就连她与前辈章子怡在社交平台上的互动,也被解读为“尴尬”,而杨幂与章子怡的互动则被誉为“梦幻联动”,似乎在一场看不见的“85花”竞技场里,赵丽颖步步失据。

这种审判无孔不入,近日,她现身李佳琦的直播间,又成了众矢之的,有人指责她频繁看提词器,表情严肃,全程不够兴奋,显得“不敬业”。

铺天盖地的指控,让她看起来像个格格不入的“失格偶像”,然而,事实的另一面却鲜有人提及,有消息称,直播前一晚,她还在剧组拍夜戏,只睡了短短三个小时。

直播结束后,她也有笑着和粉丝打招呼,并非全程冷脸,更离谱的是,连她代言的品牌纪梵希都成了攻击的靶子,有人翻出品牌在2019年因服装线涉及辱华的历史,试图以此抹黑她。

但事实是,赵丽颖代言的是彩妆线,与当年的争议事件并无直接关联,这种混淆时间线的攻击,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舆论围剿,目的就是为了瓦解她的公众形象。

就连时尚圈的盛会,似乎也在将她“边缘化”,VOGUE二十周年封面上,杨幂、倪妮、迪丽热巴等十一位女星齐聚一堂,唯独不见赵丽颖的身影。

一时间,关于她失势的猜测四起,但也有声音解释,那段时间,她其实身在国外,正陪着儿子想想参加夏令营,只是这样的解释,在巨大的舆论声浪中,显得微不足道。

沉默与反击的代价

在职业身份被符号化审判的同时,她的个人生活也成了一块任人窥探的玻璃,她与导演的绯闻,正是这种侵犯的集中体现。

正常的社交互动,在镜头的恶意剪裁下,都变成了“恋情实锤”,她起初选择沉默,希望风波能自行平息,但这沉默却被外界解读为“默认”,一步步将她逼入更被动的境地。

当她最终选择用一句“算你妹”来划清界限时,这种源自河北农村姑娘的直率,却没能为她赢得理解,相反,它被贴上了“没教养”的标签,成为攻击者手中的新武器。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男明星用类似的方式回应绯闻时,往往会被夸赞“有态度”、“真性情”,而到了赵丽颖这里,却成了原罪。

这种双重标准,在她与前夫冯绍峰的对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冯绍峰有了稳定的素人女友,网络上一片祝福之声。

他事业也颇为顺遂,参演的《日掛中天》剧组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有所斩获,同组的辛芷蕾更是拿下了奖项。

公众对他的宽容和祝福,反衬出施加在赵丽颖身上的无形压力,似乎在这段结束的婚姻里,她需要承担更多的指责和审视,她的情感状态,始终被置于被动比较的尴尬位置。

那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半年来,面对接连不断的争议,赵丽颖几乎没有为自己辩解过一句,她似乎又变回了那个“硬性子”的女孩,独自消化着所有的恶意。

她曾说过:“对自己没有要求,你还活什么劲儿啊?”这种对自己近乎严苛的要求,让她在事业上披荆斩棘,从一个圆脸不被看好的农村女孩,一路打拼成主角。

她可以为了拍《楚乔传》,在沙漠里顶着高温作业,甚至一度晕倒,也可以为了演好《风吹半夏》里的企业家,去学习自己本不熟悉的抽烟喝酒,并为此减重。

这种敬业和拼搏,是刻在她骨子里的,然而,当了母亲之后,她的内心似乎多了一份柔软的“铠甲”。

儿子想想的出生,让她有了更想要守护的东西,这种守护,体现在她与冯绍峰的默契里——从未公开过孩子的正面照。

在综艺里,她也只是偶尔提起儿子的小名“想想”,分享一些温馨的日常,她努力在聚光灯之外,为儿子保留一片纯净的天地。

可狗仔的镜头,却一次次撕破这层保护,冯绍峰曾用外套将生病的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去医院,依然被拍,赵丽颖带着孩子逛街、逛博物馆,也屡次被镜头捕捉。

但过去的偷拍,大多是模糊的侧脸,或是远距离的偶遇,而今年9月19日发生的这件事,彻底改变了性质。

这一次,不再是偶遇,而是专门的蹲守和跟拍。狗仔发布的视频里,赵丽颖牵着儿子想想的手,正在过马路,画面看起来很温馨,她会时不时弯下腰,耐心倾听儿子说话。

视频虽然给孩子的脸部打了码,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暴露了——他们母子日常活动的路线,被清晰地记录了下来。

这不再是简单的隐私曝光,而是对一个孩子人身安全的潜在威胁,这条红线,被狠狠地踩了过去。

沉默了半年的赵丽颖,终于在9月19日这一天,更新了微博,这是她今年第一次正面回应争议,却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保全“他”——她的儿子。

她不再隐忍,字字恳切,但姿态却和以往的强硬截然不同,她第一次,是以一个“妈妈”的身份在发声,恳请外界不要将镜头再对准一个需要被保护的孩子。

这次发声,被很多人形容为“第一次服软”,但实际上,这恰恰是她最强硬的一次维权,因为这一次,她守护的不是明星的羽毛,而是一个母亲的底线。

当外界的侵犯触及到“儿子”这个核心时,那些强加在她身上的“女演员”、“绯闻对象”、“没情商”等所有标签,瞬间都失去了意义,她选择用最具共情力的身份,来对抗冰冷的镜头和无休止的窥探。

这场风波,本质上是一场关于身份认同的博弈,当职业标签和私人空间被舆论挤压得面目全非时,正是“母亲”这个最本真的身份,为她提供了坚不可摧的支点。

她的行为,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更是对自己公众形象的一次深刻重塑,它向所有人宣告,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个顶级女星的力量来源,可以不是奖杯,不是商业价值,而是源于守护家庭的本能。

这种力量,远比她塑造过的任何一个“大女主”角色,都更加真实,也更有说服力,或许正因如此,在近期的路透照里,人们看到了一个状态明媚的她。

也正如她自己所说,未来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这场风波过后,她似乎找到了内在的自洽与平静。

参考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娱乐   恳切   孩子   赵丽颖   儿子   舆论   导演   绯闻   镜头   身份   标签   剧组   沉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