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那些“没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1989年的冬天,东京的街头依旧灯火辉煌,商店橱窗里摆着欧洲进口的高档皮包,银座的咖啡馆里坐满了西装笔挺的上班族。

那一年,东京的平均地价飙升到了历史巅峰,一平方米能卖到200万日元,皇宫周边的土地甚至被估算为“可以买下整个加州”,当时的日本人都相信,房价只会涨不会跌。

可总有一些人,没有足够的资金加入炒房大军,当时这些人看上去是那么可怜,可没想到有一天,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了,而且碎的那样彻底。

既然如此,那些没有被房子套牢的人,后来有没有活的更好呢?

二战之后的日本一片废墟,几乎没有人提起“拥有土地”这件事,是美国介入日本重建,推动土地改革、技术支持,再加上朝鲜战争带来的订单,日本制造业才开始迅速崛起。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举办,象征着日本从战败国走向了世界经济强国。

到了70年代,日本GDP超过了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那时候的日本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工厂夜以继日地转着,出口产品风靡全球,东京成了亚洲的经济心脏。

但好景不长,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袭来,日本经济受到冲击,为了刺激内需,政府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逐渐回暖。

几年后,第二次石油危机席卷全球,日本却因出口强劲独善其身,大量资本回流,市场上充斥着热钱,房地产成为最热门的投资标的。

1983年起,东京的房价开始疯狂上涨,7年内涨了3倍,普通中产要工作40年不吃不喝,才能买下一套房。

当时的银行为了抢客户,不仅允许零首付,甚至推出只还利息不还本金的贷款方式。

那个时候,日本人贷款已经不是为了住,而是为了炒,丰田、松下这些制造巨头,也纷纷把手伸进房地产领域,银行员工带着印泥出门拉客户,街头巷尾都在谈地价和房贷。

在这种全民买房发财的氛围下,不买房的人成了异类,有不少年轻人被家人催促着贷款买房,担心再不买就永远买不起。

但也有些人,看不懂这场热潮,又或者只是单纯觉得不安,选择继续租房、观望,那时候,谁也没想到,他们其实是躲过了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经济灾难。

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署成为转折点,美日等五国达成协议,推动美元贬值,日元迅速升值,出口受挫,国内流动性泛滥。

日本政府选择再次降息,结果房价和股票继续飙升,泡沫越吹越大,1989年底,日经指数冲上38957点,东京地价冲上历史巅峰。

此时的日本人,仍旧深信地价永远不会跌,媒体大肆宣传买房致富的奇迹,银行继续加码放贷,普通人把房子当成发财的唯一通道。

但泡沫的顶点,往往也是崩溃的前夜。

1990年,日本央行连续加息,贷款利率升至6%以上,信贷收紧后,房地产市场迅速崩盘,东京房价在几年内狂跌60%-75%,那些曾借高杠杆买房的人,跌入了“负资产”深渊,他们的房子不仅贬值,还要按照原价偿还银行贷款。

房贷成为了压在许多家庭身上的巨大负担,平均还贷年限达到73岁,部分甚至延至85岁,企业也没能幸免,不少银行和公司因不良贷款和房地产投资失败而倒闭。

1991年起,日本进入“失落的三十年”。

在那段时间里,没买房的人反而活得轻松,他们虽然错过了所谓发财机会,但也避开了负债危机,有人趁房价暴跌时低价买入,有人继续租房生活,反而积攒下了更多储蓄。

而那些在高点买入的人,不但没赚到钱,反而一生都背负房贷压力,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1995年,日本政府推出《土地基本法》,开始整顿房地产市场,强制企业披露真实地价,禁止将土地价格上涨作为利润来源。

随后几年,金融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革,银行合并重组,《金融再生法》在1998年落地,正式清理坏账。

到2000年代初,房地产市场逐步恢复,东京推出“空屋银行”计划,鼓励把闲置房屋转为租赁、养老用途,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支柱,制造业比重下降,日本社会悄然发生变化。

但改变的不只是经济结构,更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年轻人开始拒绝房贷,不再盲目追求“拥有”。

数据显示,到2023年,25-34岁人群中,只有12%有买房意愿,住房改作办公、养老用途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日本进入了一个“低欲望社会”,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不消费,大家更愿意租房、享受生活,而不是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

对中国来说,日本的故事并不遥远,我们也经历了房价飞涨的年代,许多家庭将一生积蓄投入房产。

但不同的是,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只有65%,还没有饱和,而日本早在泡沫爆发前,就已经达到93%。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政策调控节奏得当,强调房住不炒,推动保障房建设,倡导租售并举,2025年专项债投入4.4万亿,用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年轻人也开始反思房子的价值,不再盲目追求“拥有一套房”,而是重视生活质量和财务自由。

有不少人担心,中国会不会步日本后尘?但从土地制度、人口结构、经济模式到政策导向,中国都具备独特优势。

我们没有照搬日本的老路,而是在借鉴中走出自己的节奏,房产回归居住属性,才是健康发展的方向。

日本的房产泡沫,既是时代的必然,也是集体的失误,那些在泡沫中“没买房”的人,虽然曾被质疑、被嘲笑,但时间证明,他们没有上错车,反而活成了赢家。

而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与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财经   日本   房价   当年   东京   地价   泡沫   日本人   银行   房地产市场   土地   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