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西丽高尔夫球场的午后,阳光把一个高大的身影拉得很长。
38岁的易建联穿着休闲运动装,双手握着球杆站在发球台前,头微微低着,盯着草坪上的白球许久都没动。

周围几组球友偶尔投来好奇的目光,他也没抬头回应,挥杆、收杆,整套动作熟练却透着股沉闷,连球落地的声响都显得孤零零的。
这场景被网友拍下来传到网上,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
有人说“看他一个人打球,莫名觉得心酸”,也有人疑惑“老婆孩子都在美国,怎么不待在洛杉矶享天伦”。

没人知道他低头时在想什么,只知道这个2023年正式退役的中国篮球传奇,如今总在深圳和洛杉矶之间来回奔波,回国时越来越低调,连打发时间都选了高尔夫这种独处的运动。
1987年出生在广东鹤山的易建联,从小就带着“天生打球的料”的标签。
14岁身高就窜到1米90,被选进广东宏远青年队时,教练只用了一句“这孩子眼神里有股劲”就断定他能成大器。

那时候的他根本不懂什么叫职业球员的苦,每天最早到训练馆,最晚离开,投篮练到手腕发肿,就换左手接着练;
篮板拼不过老队员,就抱着沙袋练弹跳,宿舍床底下堆的全是磨破的球鞋。
17岁那年,他迎来了CBA首秀,场均砍下16.8分9.7个篮板,硬生生在豪强林立的宏远队站稳了脚跟。

2004年入选国家队,2005年亚锦赛大放异彩,2007年NBA选秀大会上,雄鹿队用第6顺位把这个20岁的中国小伙子选进联盟,风头一度盖过姚明之后的所有华人球员。
那时候的他,是篮球场上的“天之骄子”,走到哪里都被闪光灯围着,没人能想到,等待他的会是文化与赛场的双重挑战。
刚到NBA的日子,易建联过得像“隔着玻璃看世界”。

语言不通,他就把战术术语写在手臂上,训练时随时低头看;不适应雄鹿队安排的大前锋位置,他就利用休息时间加练低位技术,凌晨的训练馆里总少不了他的身影。
新秀赛季66场比赛,场均8.6分5.2个篮板,不算惊艳但足够证明实力。
可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2009年的一场比赛中,他膝盖严重受伤,不得不休战数月,等他伤愈归来,球队战术早已调整,他成了替补席上的常客。

2014年他和模特出身的荆灵结婚,没有婚礼,没有官宣,直到2015年大儿子出生,网友才从偶尔拍到的照片里得知他已成家。
后来二儿子降生,一家四口的生活更是低调到极致,除了退役仪式上全家罕见亮相,平时连妻子孩子的正脸都很少曝光。
赛场的低谷和舆论的攻击,反而让易建联练出了“金刚不坏”的心态。

2010年转投篮网后,他迎来了NBA生涯的巅峰,场均12分7.2个篮板,多次在关键比赛中贡献绝杀。
可好景不长,后续辗转奇才、小牛等队,始终没能找到稳定的位置。
2012年他选择回到CBA,这个决定让很多人不解,可他只用一个赛季就证明了自己——带领宏远队夺冠,个人拿下MVP。
回到CBA的易建联,成了赛场上的“统治级”存在。

7个总冠军、5次MVP,场均20+10的稳定数据,让他成为CBA历史上最耀眼的球星之一。
国家队层面,他更是扛起了大旗,2008年北京奥运场均20.3分10.3个篮板,带领球队闯进8强;2012年伦敦奥运,他又是队内得分王,哪怕球队战绩不佳,他也从没想过退缩。
有一次奥运小组赛,他高烧39度,依然坚持上场打满40分钟,赛后直接被队友架回更衣室,医生说再晚一步就可能引发肺炎。

伤病始终是球员绕不开的坎。2019年世界杯,易建联在对阵尼日利亚的比赛中跟腱断裂,倒地的那一刻,全国球迷都揪紧了心。
32岁的年纪,这样的重伤几乎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终结,可他没放弃。
手术结束后,他戴着护具每天进行康复训练,从坐轮椅到慢慢走路,从简单拉伸到恢复对抗,整整一年时间,他把康复室当成了赛场,终于在2020年重返赛场,还在比赛中扣篮得分,那一刻,赛场观众的欢呼声差点掀翻屋顶。

2023年8月,36岁的易建联正式宣布退役,结束了21年的职业生涯。
退役战对阵深圳,他砍下27分,用一场完美的比赛为自己的球员生涯画上句号。
姚明为他颁发退役的9号球衣,全场观众齐喊“易建联”,他站在场地中央,深深鞠躬,眼里含着泪光,这个从不轻易表露情绪的男人,在这一刻释放了所有的委屈与荣耀。
退役后的易建联,开始了“中美两地跑”的生活。

妻子和两个儿子常住洛杉矶富人区,大儿子11岁,小儿子9岁,正是需要陪伴的年纪。
可他放不下国内的篮球事业,不仅转型担任广东宏远的管理层,帮球队签新人、建体系,还发起了“易建联篮球发展基金”,投身青少年篮球培养。
2023年10月,他退役后首次公开亮相,就联合企业启动“大益·薪火栋梁计划”公益项目,通过义卖筹集50多万元善款,选拔云南乡村有篮球天赋的孩子进入深圳训练营。

有人算过他的身家,NBA生涯薪资总计约3000万美元,CBA年薪曾高达2000万人民币,加上耐克、百事等代言,总资产超2.8亿人民币。
更让人羡慕的是,他在NBA效力5个赛季,符合养老金领取资格,45岁起每月就能领约7400元,62岁后每月更是能拿到3.5万元左右。
可这些财富和荣誉,没能让他停下脚步,反而让他更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如今的他,依然保持着球员时期的作息,早上六点起床锻炼,上午处理球队事务或公益项目,下午要么去训练营指导孩子打球,要么就像网友拍到的那样,一个人去打高尔夫。
有人说他是“落寞”,可熟悉他的教练知道,他打高尔夫时看似走神,其实是在琢磨训练营的战术;他不跟人说话,是在心里规划青少年篮球的发展方向。
偶尔在洛杉矶的家里,他会陪两个儿子打打篮球,教他们投篮的姿势,告诉他们“打球最重要的不是得分,是不放弃”。

大儿子遗传了他的身高,已经开始接受专业训练,有记者问他会不会让儿子走职业道路,他只是笑着摇头,说“尊重孩子的选择”。
褪去球星的光环,他不过是个普通的父亲,把当年没能享受的陪伴,全都弥补给了孩子。
深圳的高尔夫球场,易建联又完成了一次挥杆,这次他抬头看了看远处的天空,嘴角微微上扬。

阳光洒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就像他走过的篮球之路,有高光时的耀眼,有低谷时的灰暗,有独处时的落寞,更有坚守后的从容。
所谓传奇,从来不是永远站在巅峰,而是在经历风雨后,依然能找到新的方向。
易建联的故事还在继续,从赛场到幕后,从球员到父亲,他用半生时光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从来都是在落寞中积蓄力量,在平凡中书写不凡。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