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内黄:幼儿园的自然教育藏着孩子成长的密码

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通讯员 刘院军 邢丽莎

当城市里的家长还在为孩子的“早教清单”焦虑时,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豆公镇中心幼儿园,一场让教育回归本真的自然实践,正通过一场高规格的保育教育研训活动,向我们展开最生动的模样。

一脚踏进菜园劳动里长出责任感

“老师,你看我挖到红薯啦!”在幼儿园的共享菜园里,孩子们踮着脚尖向来访者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这里没有精致的塑料教具,只有沾满泥土的小手、嫩绿的菜苗和饱满的果实——这是园区“以劳树德”理念的真实写照。孩子们亲手播种、浇水、施肥,看着种子从发芽到结果,不仅学会了辨认蔬菜,更在“等待”中懂得坚持,在“收获”中体会责任。就像一位专家所说:“当孩子知道‘这棵菜是我种的’,那份对生命的珍视,远比书本上的‘要爱惜粮食’更有力量。”

百果园里藏科学自然是最好的观察课

走进百果园,特色的果蔬品种让孩子们挪不开眼。这里不是单纯的“果园景观”,而是幼儿园的“自然实验室”:孩子们带着画本记录果蔬的生长变化,用小手触摸不同叶片的纹理。这里没有枯燥的知识点灌输,只有“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的自由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对植物的兴趣、科学探究的精神,就像果实一样悄悄生长。这也让家长们明白:孩子对世界的好奇,从来不需要“刻意引导”,只要给他们一片自然天地,他们自会主动去发现。

从特种兵到自然工坊玩出来的能力最扎实

户外拓展区的“小小特种兵”活动上,孩子们队列整齐地完成障碍跑,脸上挂着汗珠却眼神坚定,此活动展现了孩子们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规则意识。凸显了园区体育教育特色,强调通过运动培养幼儿的毅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自然工坊里,他们用树枝、树叶、石头拼贴出“森林小屋”,想象力在指尖绽放;食育坊中,他们认真辨认食材、学做简易美食,把“珍惜粮食”的理念融进亲手制作的餐点里。这些看似“玩闹”的活动,实则藏着教育的巧思:体育游戏培养毅力与协作,手工创作激发审美与环保意识,食育实践练就生活技能——原来,孩子的身体素质、规则意识、创造力,都能在“玩自然”的过程中慢慢扎根。

葫芦长廊与艾草园本土文化里的自然传承

漫步在葫芦长廊下,孩子们围绕葫芦画画、做手工,既认识了植物生长的规律,又从葫芦的“福禄”寓意中感受传统文化;艾草园里,他们闻艾草的香气、学做艾草香皂,在认识“艾草能驱蚊”的自然知识时,也读懂了本土资源里的文化密码。

豆公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邢丽莎介绍说:自然教育从来不是“远足旅行”,身边的一草一木、本土的一果一蔬,都能成为孩子连接传统与自然的桥梁。

最好的自然教育是“自然而然”的教育

“自然教育,不是一门学科,不是一堂课程,而是把教育的空间从四壁之内扩展到天地之间,把学习的材料从塑料玩具替换为山川日月、风霜雨雪。”活动中,这句关于自然教育的诠释,戳中了无数家长的心声。我们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却常常在“知识灌输”“形式包装”中忽略了本质——孩子本就属于自然,就像小草需要阳光雨露,他们也需要在泥土里打滚、在阳光下奔跑、在自然中探索。

“春日看云卷云舒,夏日扑腾玩水,秋日收集落叶,冬日接住雪花,这些“自然而然”的瞬间,就是最好的教育。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放下焦虑,怀着童心陪孩子走进自然,让他们在与万物的不期而遇中,长成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手上有力的小小探索家。 ”豆公镇中心校校长祝改顺表示。

编审:孙喜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育儿   内黄   河南   幼儿园   密码   自然   孩子   葫芦   艾草   本土   特种兵   菜园   内黄县   家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