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澳大利亚夺冠!中国队传来好消息,收获新人,重新崛起的决心


赛事刚拉开时,沙特的球场气氛比往常杂乱。中国男篮踏进球馆那下,有人说他们凑人数,有人说这帮新人没人压得住场。一大堆疑问像篮球一样在场边乱转。这一次讨论的不是什么夺冠赔率,只剩下一个话题,大家都在盯着他们什么时候被淘汰。

但中国队没有停下来,关键是没人知道他们哪一步能走到头。他们不是靠谁一人单干,也不是靠那些有名气的老家伙,反倒是队员们一次又一次打出了团队的感觉。郭士强带着他的标准,把选人的理由藏得挺深,只摆明“谁都得拼”。到了半决赛,他们硬是逼出了新西兰的极限。郭士强赛后情绪激动,他说想让所有国家知道中国篮球不服输。

外面不少声音,攻讦的也多。高诗岩进名单那天,讨论最热。他之前一直被说靠拼,缺点多,但在吉达那几场,大家才看到他的防守就像球一直缠在对手身上。李祥波和雷蒙有时候场上时间很短,但每分每秒都挺拼,没有人偷懒。这些人反复练习传球和防守,意外收获也是从这里来的。

队伍里有好几个新鲜面孔。王俊杰才20岁,还没打过职业比赛,之前训练就被教练批评。可是比赛一开始,他的表现完全变了。打到后面,他的三分球和跳投终于引起大伙注意。每次他进球,场馆都跟着热闹。这种突然爆发,连队友都说没想到。

廖三宁24岁,到了淘汰赛才慢慢起势。他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和赵睿配合的后场很有画面感。朱俊龙、赵嘉义都26岁,不比国外球员高大,可是靠硬碰硬把对方的进攻全堵住。这股子拼劲看来看去都是比赛里的亮点。

其实被挑出来的12个人,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郭士强强调的一点是必须敢打敢拼。不管是第一次上国际比赛的,还是跟着队里练过很多年,谁上谁都得无条件拼。9个人第一次出国打大赛,没人敢装淡定。不管是不是年轻,大家都把个人表现丢到一边,在场上就是一口气冲到底。

外面仍然有人在怀疑。实力真的能到决赛?主力没全在,像杨瀚森没去,奥运和前几届都没啥好成绩。赵睿话里话外天天提目标得奖牌,所有人都当笑话。可淘汰赛开打后,队里真打出了那股劲,不靠谁长时间独秀,一直轮换,一直死咬比分,把外面质疑一次次扔掉。

决赛碰到澳大利亚,打到第二节中国队还领先一大截。所有人都在盯着屏幕,想着是不是要有奇迹了。上半场打完,领先15分,不少人都开始期待。可一场球说变就变,体力慢慢跟不上,澳大利亚开始反扑,比分被追回来了。

胡明轩比赛最后时刻投三分,球直接弹框出来。这一球没进,遗憾全写在脸上。但其实这场球更好看的不在最后那几个球,是中国队打出来的团队节奏和防守轮换。和过去十年比,这一套打法不是单靠技术。

比赛里没有留下特别漂亮的数据,没人暴砍高分,也没人单场爆冷。所有人都在场上踩着底线走,防守换得飞起,传球不讲花样,只找机会。和之前的几届比,少了明星球员那种个人秀,但场面一直在咬。球队打出来的是一种不怕输的劲儿,不谋求华丽结果,就踏踏实实一场一场蹚过去。

这进决赛的路上,不只是中国球员的个人突破。赛场气氛、外界评论、球队的轮转,所有东西都在推着他们往前。开始没人信,最后大家都说没想到他们能一路冲到最后。每一场比赛跟上场的人都要硬碰硬,在场上没人滑水,大家都想证明点什么。

每回合大家都在试着多做点东西。有时候低迷,有时候找到机会突出来。球场上不断调整,不断让对手错乱。带头的不是老球员,是几乎整个阵容都在拼。教练场下表情也很直接,所有指挥都跟着比赛节奏变。

负面舆论压着没完,有的说拼命也没用。但打完整个比赛,队里的年轻人都建立了自己的风格,教练也让外面看到自己选人的逻辑。不是照搬以前的套路,是把所有冷门选手放到一起,看他们怎么跑起来。

结语


这届亚洲杯有遗憾也有意外。中国男篮一路走到决赛,用的是最直接的对抗和最实在的团队配合。整个过程,大家没有轻松过一场,所有经历都推着球队走到新的阶段。从沙漠球馆出来,这一批人留给大家的问题不是结果,是以后还怎么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体育   中国队   澳大利亚   好消息   决心   新人   球员   场上   决赛   硬碰硬   球队   教练   淘汰赛   所有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