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蔡晓洁 记者 梅书华)孕妈竟会突然患上脂肪肝?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脂肪肝是因为肥胖,患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孕妈为什么会得这种疾病,近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同时收治两例突发急性脂肪肝孕妇。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习丰产提醒,妊娠期出现明显的乏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症状者应立即进行就诊检查。
29岁的小赵、小岳(均为化名),同时因突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急诊至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小赵孕37+3周,入院前2天进食冷饮后觉胃疼、反酸、呕吐;小岳38+2周,近期感到恶心、厌食油腻、进食后呕吐,2 人入院检查均诊断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给予急诊剖宫产术,术后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肝损伤、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予血浆置换、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激素抗炎、免疫球蛋白改善免疫功能、输血、促血小板生成、保肝利胆、保肾、抗氧化、保护心肌等器官支持治疗。目前两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器官功能逐步恢复正常。
什么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习丰产介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病情危急、临床罕见的产科特有疾病 。其一般发生于妊娠30~38周,以妊娠35周左右的初产妇居多,起病急骤、病情异常凶险,孕产妇发病率约1/20000~1/7000,母儿病死率曾高达75%-85%,孕产妇多死于肝衰竭、肝性脑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果处理不及时,很有可能会继发急性肝坏死、肝昏迷和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同时接诊2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妇的情况还比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习丰产介绍,目前认为可能与三种因素有关,第一是遗传因素,胎儿存在基因突变,如长链羟基脂酰辅酶A脱氢酶(LCHAD)缺陷等,可导致胎儿脂肪酸氧化障碍,使胎儿脂肪酸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并堆积,从而导致母体肝脏发生病变,引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第二是激素变化,妊娠期间,孕妇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生长激素等水平升高,可能影响肝脏的脂肪代谢,进而引发疾病;第三是代谢改变,妊娠晚期孕妇的脂肪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导致孕妇体内自由脂肪酸水平增高,继而导致肝功能损害。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目前尚无明确的高危因素,但初产妇、多胎妊娠、子痫前期、体重异常等可能增加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病风险。
预防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习丰产建议定期产检。对于高危孕妇妊娠35~37周及时监测孕妇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指标,及早发现异常。妊娠期出现明显的乏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症状者应立即就诊检查。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