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又崩了,中方再抛189亿,美国大动脉被切,特朗普寻求访华

中国继续抛售美债,二十多年来首次被超越,这释放了什么信号?对此特朗普是顶不住了吗?为何急于想到中国来谈谈?

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财政部放出了一份国际资本流动报告,上面显示,中国在今年3月环比削减了189亿美元长期美国国债,把总持仓压缩到7654亿美元,与此同时,英国逆势买入289亿美元,以7793亿美元的体量历史性超越中国,成为第二大海外债主。

这表面上看,中国仅仅减持了189亿美元的长债,对比其7千亿美元规模似乎微不足道,但关键在于不是减多少,而是减的什么。这次中国减少的美债基本都是动辄 10 年、30 年的长债,然后换成了等同现金的短债。要知道,这些长期国债时间长流动性弱,一旦利率抬升,账面损失立刻放大,而短债既可以在几个月后自然到期抽身,也可以滚动再投资以观望形势,一旦双方关系恶化,中国完全可以及时抽身,相当于温和却有效的金融反制。

这实际上就是在向美国以及金融市场释放信号:如果博弈继续恶化,中国完全有能力继续减少美债,反之,中美关系要是继续升温的话,那我们手中的短债也可随手调头继续投资,这一招带来的心理杠杆,远大于账面盈亏。

而减持美债只是中国分散储备资产的一部分,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中国央行明显加大了黄金购买力度,过去一年人民银行累计增持黄金超过 260 吨,持续创下 1980 年代有记录以来最长连增纪录,同时,中资银行、保险与“巨型资管”在离岸市场加码高品质信贷 ABS、美元票据和跨境并购,所以可以看到,中国并不是在“逃离美元”,只是在通过其他资产来对美元波动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进行对冲。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英国要在中国抛售的同一时间疯狂增持呢?对此有人认为,伦敦历来都是全球离岸美元的主枢纽,大量中东主权基金、国际投行甚至亚洲资金都习惯通过伦敦渠道配置美债,所以这次表面上是英国增持美债,实际上可能混杂来自苏黎世、迪拜甚至新加坡的多国资金。

为了缓解美国的美债危机,特朗普还是坐不住了。在结束中东访问后,他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表示,愿意飞往中国讨论外交和经济问题,强调中美关系“至关重要”,虽然白宫尚未确认访华计划,但特朗普的态度显然是想与中方来一次高规格峰会。

特朗普此行的目的也不难猜,无非就是说服中国放缓减持,甚至恢复购买债券,以此稳定美债市场,毕竟如果中国继续加速抛售美债,收益率飙升可能重创美国经济,这是任何总统都不愿看到的。所以不少专家都对此表示:“特朗普的橄榄枝与其说是友好,不如说是迫不得已”。

但对中国而言,这样的“橄榄枝”并不是非得要接,特朗普通过关税打压我们以及技术封锁历历在目,中方是不可能因一句“访问”承诺就轻易放下防备。如果华盛顿能在关税撤除、出口管制和人才签证上给出实质让步,中国或许会考虑在美债问题上保持克制,反之,短债到期“不续约”便是最温和却最痛的金融反击。

通过中国、日本等国家减持美债以及特朗普急于访华等举动都可以看出,全球对美债的“无条件信仰”正在祛魅,而且地缘政治已从关税与芯片赛道向金融资金面扩散,当对话陷入僵局,各国央行与主权基金的“用脚投票”似乎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来得真实和有效。

总之,特朗普要是真心想搞好美国经济想和中国展开对话的话,最好还是自己先拿出一点诚意来,只有这样,中美才有继续谈下去的可能,你们认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9

标签:财经   大动脉   美国   中方   中国   美元   英国   关税   中东   伦敦   账面   中美关系   橄榄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