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是赢了,郭士强却未必睡得着。
90-68,比分挺漂亮,三连胜进八强,朋友圈一片欢呼。
可镜头扫过替补席,气氛有点闷——于家豪15分钟6分5板,动作像刚睡醒;廖三宁更惨,挂零,只刷了5次助攻;李祥波干脆被按在板凳边角,存在感稀薄。
赢球掩盖不了替补的“断电”,这问题淘汰赛会被放大。
主力再能扛,也顶不住48分钟连轴转。
小组赛对手给的压力有限,三分能投开,防守漏洞还能靠进攻填。
到了淘汰赛,韩国、黎巴嫩那帮后卫可不会给你调整呼吸的空档。
替补要是再掉链子,主力就得提前透支,第四节手一软,前面投进的三分全白搭。
更现实的是,郭士强的轮换名单已经写在明面上了——能打的就那七八个,剩下的上去像临时凑数的。
战术板画得再细,执行的人跟不上节奏,等于白搭。
现在要么赌主力硬撑到底,要么咬牙练替补,赌他们在短时间内开窍。
两个选项都挺难受。
说到底,赢球容易,赢到冠军得看短板有多短。
替补席的板凳深度,就是中国队的天花板。
接下来几天,郭士强估计得把录像看到凌晨三点——不是研究对手,是研究怎么让自己人少犯错。
毕竟,淘汰赛没有“下一场再调整”的机会。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