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与“事故”的对话
原创 方华 方话
2025年08月14日 19:00 上海
有人说,“故事”与“事故”是两回事。但是,为什么这两个词,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而且两个字的字义在组成新的词时,也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两个字排序不同,组成两个词的意义就不一样,甚至说,根本就是两件事,这是一件值得琢磨的事情。
这件事,经这个人这么一讲,就可能会成为一个有趣的“故事”。比如:某个人参加某个活动,突然,被活动主持人提问,要求他分享一下此时的感想。面对这突发而至的情况,他事先并未做任何准备,包括心理与内容的准备。面对突然而来的状况,有可能马上就会因为他没有事先做好准备,他有可能出现说不出什么话,或者说出不适合时宜的话,从而引起的尴尬场景。如果此时,这个人能随机应变,以此时他个人现场的“心理历程”,作为急性发言的内容,向大家分享自己没有事先准备发言的故事。他说,可能会因为他没有作必要的准备,使今天本来可以给大家带来美好记忆的一个“故事”,有可能会因为他的失误,变成让人难堪且糟糕的一次“事故”。最后,他把可能导致的一些不良结果,归纳于自己的平时积累不够,以及个人在本次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差点让本次极有品质的活动,因为他自己的原因,可能成为一次让人不愉快的“事故”而致歉。我想,他的这一番分享,一定很是精彩,很是能为这次活动增光添色,给大家留下深刻的美好印象,就会把可能成为令人尴尬的一个活动现场的“事故”,变成了让人难忘而又美好的一次“故事”分享。
有人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故事”和“事故”是两件事,没有必要这么“扯来,又扯去”。这就是你们这些没啥水平,又没啥事情做,一群自不量力,还自以为是的人,在没事找事,做出来的事又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他接着说,你们这些人,就是大家常说的,“吃饱饭,没事干”,正事干不了,只会扯这些没用的事。
这个人说完这番话后,自己可能认为是一段极有观点的“故事”,或者是会引起大家共鸣。但是,这番话也极有可能就会成为一场“事故”,一场针对于他的“事故”。比如:说这句话的人,如果是位公众人物,又在公众场合说这番话,就会被人授之以柄,成为让其百口莫辩的“滑铁卢”。或者说,他不是在公开场合说,只是在私下场合说说,可能被一些,他认为是“好友”或“可信”的人,或者,他认为是“正直”的“正人君子”,拍下了他说话的视频,并没有经过他同意,在网络上公布,这就会成为一时的舆论焦点和舆情引发的一次公共“事故”,导致的影响很难评说。
故事与事故,这两个词的意思,在此无需细说。本文想从“故事”与“事故”两个词的组合,来说说,引起笔者一些其他方面的思考。故事与事故只是“故与事”两个字的排序发生变化,故事的两个字排序只要调换,“故事”就成了“事故”,那么,美好就变成了灾难;事故的两个字排序调换,“事故”就成了“故事”,幸运的是灾难就变成了美好。
我们来看看,“故事”和“事故”中的“故”与“事”这两个字的本身意义。“故”,指“缘故、原因”;“事”,指“事情、事件”。“故”与“事”,这两个字组合而成了两个词,一个是“故事”,一个是“事故”。“故事”,特指通过叙述手法呈现的事件,是平和的情节陈述,有价值输出;“事故”,特指突发意外事件,有一定负面后果,并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两个词的意义完全不同,这两个词在现实中,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后果。站在事情的后果来看,完全是不同方向与不同责任的两件事情。但是,我们从这两个词的组成来看,并没有太大、太多的原因,只是“故”与“事”的顺序调换一下而已。我们可以把字词组合的例子,拓展到更广阔的世界去思想,尤其是我们现实的世界中,如:生活中、工作中、人际关系中、个人成长中、职业生涯中、社会职能与责任中,等等。我们发现,现实中的好多事情,结果出来以后,他们之间存在着千差万别,有些事情是和风细雨的美景,有些事情是晴天霹雳的灾难。追溯起来,好多事情的起源与发展,和字词组合和结构,难道不是一样的道理吗?两个完全相同的字,不仅读音一样,字义也一样,出处也一样,用法也一样,只是把两个字位置不一样,或者说,两个字的排序调换一下,组成的词的意义与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的用途与归属也完全不一样。正如同,“故事”与“事故”这两个词一样,真可谓,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地狱。
这只是两个字和两个字组成的词,就有这么大的区别。假如,是三个字、四个字、五个字、六个字,或者是更多个字呢?又会组成多少个词,组成多少句子,组成多少篇文章,他们的意义又何止,只是“故事”与“事故”这样的差异、差别与差距呀!
如果,我们把“故”与“事”看成组成事情的因素,如:态度、情绪、认知、价值、信息、行为、言语、判断、选择、资源等方面。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类似于“故”与“事”的问题,如:“故”与“事”好比是上面讲的组成事情的因素,而且是单因素,每个单因素有其本身的意义,单因素的意义可能有一种、二种或三种,但是,变化并不大,或者说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是可见、可想、可控。如果,我们把“故”与“事”这些单因素组合起来,就会形成双因素或多因素,这样,所形成的问题,就会更复杂很多,可能就变得不可见、不可想和不可控。如:“故”和“事”,这两个单因素,没有组成双因素时,各自只有各自的“字意”,把他们组成双因素词,即“故事”与“事故”。组成双因素的词,和原来单因素的字,意义完全不一样,而且形成的双因素词与词的意义也完全不一样。如果,字多了,就可以组织更多的多因素的词或句,或文章,等等。为此,新的双因素词又会变成完全不一样的“新的单因素”,这样,就会让本来并不太复杂的事情,变得更多元多向多因素的复杂,原本单一或双向因素的问题,变成多因素,或多因素的多向问题。而且,新的单因素通过组合,又会形成又多又复杂的新的单因素,这种因素的组合,实则是事情的分裂原理,和原子核分裂原理是一样,会产生持续的裂变,在裂变过程中,其释放出来的能量是巨大而不可控,这就是社会的复杂性,以及其复杂性形成的内在逻辑。所以说,世界是客观,世界是科学,世界也是数学。
我们再从“故事”与“事故”这两个词的组合,来谈谈怎么看问题的话题。我们现实的存在是客观,是较为稳定,如同“故事”与“事故”这两个词中的“故”与“事”这两个字一样。但是,由于看问题的主体不一样,看问题视野不一样,看问题方式不一样等原因,导致同样的现实,看到的不同的问题。
用一句诗表达此时的观点,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用本文的“故事”与“事故”来说明,现实就是“故”与“事”这两个字,本义都是那样客观与稳定。而看问题的主体、视野、方式,就如同“故”与“事”组词时,这两个字的排序不一样,就分别成了“故事”与“事故”这个完全不同的词,也就是,不同主体、不同立场、不同视野的人,看到的问题就完全不同。
“故事”是故事,“事故”是事故,是完全两件事。但是,造成他们现在的差别,其实只是“故”与“事”的顺序调换了一下,并没有太复杂的原由。我们在现实中,遇到好多事情,看似很大,看似无解,这都是“故”与“事”的组合,其实只是在事情出现前,把一些因素的顺序调换一下而已。如果,顺序调换了,现实就不会出现那么大的“事故”,而会出现不一样的“故事”。
现实中,有个实际问题。那就是,谁去调换位置,什么时候调换位置,调换谁的位置,以及有没有决心、能力去调换位置,等等。这才是真正的“事故”。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