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巴基斯坦卡拉奇消息,在周三举行的国库券拍卖中,巴政府成功筹集资金5152亿卢比,超额完成原定4000亿卢比的募资目标。
此次拍卖市场反应踊跃,银行及相关机构提交的投标总额高达1.477万亿卢比,是目标金额的三倍多,充分反映出当前银行系统内流动性十分充裕。
从资金筹集方式来看,政府通过直接拍卖渠道获得4027亿卢比,剩余1125亿卢比则来自非竞争性投标。
尽管投标热情高涨、出现超额认购现象,但国库券的截止收益率整体保持稳定,仅一个月期票据收益率略有下调。
从之前的10.89%下降14个基点,降至10.75%,短期利率波动幅度相对温和。
不过,此次拍卖背后的市场信号值得关注:尽管银行体系内资金充裕,且当前基准利率已低至11%。
但银行更倾向于将大量资金投向低风险的政府国库券,而非向私营部门发放贷款。
这种“惜贷”现象导致私营部门融资需求持续低迷,成为当前巴基斯坦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对于私营部门信贷不足的现状,市场担忧情绪明显。
尽管巴基斯坦政府多次强调“经济正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但实际经济运行中,以纺织业为代表的重点行业却频频呼吁政府出台紧急援助措施。
以降低原材料成本、物流费用等营商成本,缓解经营压力。
更关键的是,即便当前处于低利率环境,且8月份通胀率已降至3.2%的较低水平。
私营部门的投资意愿仍未得到有效激发,贸易与工业领域的信贷流动依然疲软,反映出市场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
分析人士指出,巴基斯坦当前复杂的政治局势是制约投资者信心的核心因素之一。
政治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对未来经营环境预期不明,进而放缓投资步伐。
同时,银行机构也保持着高度谨慎态度,这一方面是出于对私营部门经营风险的担忧。
另一方面则因为政府长期作为国内最大借款人,其国债的低风险属性对银行资金形成了较强吸引力,进一步挤压了私营部门的信贷空间。
雪上加霜的是,近期巴基斯坦遭遇的洪水灾害,为经济复苏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专家表示,目前洪水对经济造成的具体损失规模尚未完全显现,只有待局势逐步稳定后,才能准确评估灾害的长远影响。
但可以预见的是,洪水将显著推高政府支出,尤其是救灾安置、基础设施修复等方面的投入。
而与此同时,灾害可能导致部分行业生产停滞、税收征管难度加大,进而使政府税收收入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财政收支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银行界人士预测,为应对洪水灾害带来的额外开支,巴基斯坦政府的财政资源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而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害可能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影响经济增长。
事实上,政府已提前释放出加大国内融资的信号:计划在今年9月至11月期间,通过发行国内债券筹集4万亿卢比。
这一举措也从侧面凸显出当前政府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尤其是用于应对洪水相关的应急支出与灾后重建工作。
整体来看,此次国库券拍卖的超额募资,既体现了巴基斯坦国内市场的流动性优势,也暴露出经济结构中的深层矛盾。
资金过度集中于低风险的政府债券,而对实体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私营部门信贷却持续疲软。
加之政治不确定性与洪水灾害的双重冲击,巴基斯坦未来经济复苏仍面临多重挑战,如何平衡财政需求与私营部门发展,将成为政府经济政策的关键发力点。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