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含二手市集陷“假货风波”致歉:承认管理疏漏,承诺整改并推进公益捐赠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 头条新闻
事件背景:明星二手市集被曝售假
4月25日至27日,演员刘美含发起的“闲置流通计划2.0”二手市集在北京举办,吸引超45位艺人、博主参与,提供2000余件二手商品,门票定价30元/人。然而活动结束后,多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投诉称购得假货,涉及miumiu针织衫、LV包等奢侈品,经鉴定为非正品。有消费者称,工作人员承认部分商品为“刘美含朋友的闲置物品”,因补货量大且审核疏漏流入市集,目前已启动退款及赔偿。
刘美含公开致歉:直面问题,承诺整改
4月28日晚,刘美含发布视频回应争议,坦言因“前期工作疏漏”导致问题商品出现,已逐一联系消费者解决,并强调“不辜负信任”的整改决心。她解释发起市集的初衷源于三年前参与社区跳蚤市场的经历,希望“让爱意和美好流通”,并透露活动收益将捐赠至环保公益项目“一亿棵梭梭”。
消费者体验争议:高价低质、管理混乱
除假货问题外,市集体验亦遭诟病。消费者反映商品定价虚高(如普通T恤标价500-800元)、成色老旧且尺码单一(多为XS/S码),下午场次更因“好货被挑剩”引发不满。此外,活动前期宣传提及的“明星互动”未兑现,部分参与者质疑其“割韭菜”。
行业反思:明星背书与信任危机
近年来,明星二手市集凭借“环保”“公益”标签迅速走红,消费者往往因明星信誉降低对商品质量的警惕。然而此次事件暴露了明星团队在品控、售后等环节的短板。业内人士指出,明星跨界商业活动需平衡公益形象与商业责任,若管理失当易引发信任崩塌,甚至被质疑“公益变生意”。
公众舆论两极:支持诚意 vs 质疑能力
部分网友认可刘美含的及时道歉与补救措施,认为“初心值得肯定”;但更多人批评其团队“屡次翻车”——去年12月的首场市集就因排队超5小时、商品匮乏被吐槽,此次再度暴露管理能力不足。争议背后,消费者呼吁明星更严格审核合作方商品,并建立透明售后机制。
刘美含的“闲置流通计划”本是明星探索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创新尝试,却因管理漏洞陷入舆论漩涡。如何在公益理想与商业现实间找到平衡点,或许是明星跨界运营需长期面对的课题。目前,团队已承诺优化审核流程,未来活动能否重建信任,仍需时间检验。
(本文综合自橙柿互动、东方财经、潇湘晨报等报道)
更新时间:2025-05-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