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今年刚满59岁,最近常在晨练时向老友们诉苦:“这年纪大了,可真不能忽视小细节。去年夏天我总觉得屁股那块儿痒得难受,一坐下就心神不宁。开始没太在意,用了点药膏也不见好。后来家里的小孙子有天问我:爷爷,你每天都洗屁股吗?我这才恍然大悟,一拍脑门,原来这事儿比脸都重要!”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往往重视洗脸、刷牙,却对“洗屁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殊不知,肛周的清洁直接关系着我们的日常舒适和健康。比起脸部,肛门皮肤更薄、更娇嫩,褶皱多,易滋生细菌。但“屁股需不需要洗?”“怎么洗才科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却隐藏着对健康至关重要的答案。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经常清洗肛门,真的能帮你远离哪些常见疾病?尤其第2点,很多人根本没想到!
日复一日,我们都在用卫生纸擦拭肛门,这样真的够了吗?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柯敏辉在临床中发现:单纯纸巾擦拭,即便是“使劲擦好几遍”,肛门褶皱深处依然会残留平均0.1克粪便,而其中可能藏着上百万个细菌和多种致病微生物。
长期忽略清洁,肛门局部潮湿、分泌物堆积的环境就给了这些微小敌人滋生大本营。不少来医院就诊的患者,都是因为长期清洁不到位,诱发了瘙痒、湿疹甚至痔疮等问题。肛门部位每与衣物密闭接触、人体温度升高,湿气与污染物就愈发活跃,一旦刺激肛周娇嫩的皮肤粘膜,局部炎症、慢性微损伤就会悄然发生。不是危言耸听,研究显示,保持肛门清洁的人,肛周疾病年均发病率下降可达18-24%。
第一,肛周湿疹
肛门处皮肤褶皱多、易潮湿,如果分泌物与粪便长时间黏附皮肤,细菌容易滋生。数据表明:肛周湿疹患者中,八成与局部清洁不当有关。 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瘙痒、起红疹、水疱甚至糜烂,不仅让人坐立难安,还影响自信和睡眠。
第二,肛周瘙痒症
有报告指出,中老年人群中,每5人就有1人曾受肛周瘙痒困扰。多数原因正是清洁不彻底残留的微生物持续侵蚀皮肤,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尤其在夏天和气候潮湿地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反复搔抓还可能加重皮肤损伤甚至引发感染。
第三,痔疮
“十男九痔”并非空穴来风。肛门清洁不佳,长期刺激肛肠静脉,引发局部充血、回流障碍,最终可能出现痔疮。 不少肛肠医师甚至把“改善清洁方式”作为痔疮预防管理的一项重要建议。研究显示,规范清洗肛门可使痔疮复发率下降近22%。
洗肛门不是随便“冲一冲”就能完事。正确方法,会把健康风险降到最低:
温水冲洗最合适:约40℃左右的温水最佳(不烫手),避免沐浴露、肥皂等化学清洁剂,防止破坏肛周皮肤的天然屏障。
每天1次即可,不宜频繁:频繁大力摩擦,反而可能使皮肤屏障受损。建议如厕后根据需要温和冲洗,日常每天一次足矣。
专盆专用,工具要洁净:如无智能马桶或花洒,可用专门脸盆进行坐浴,但使用前后务必清洗干净,切勿与洗衣、洗脚等混用。
擦拭方式有讲究:选择白色无味卫生纸,不宜用力过大。女性尤其要注意,从前向后擦拭,降低泌尿感染风险。
此外,勤换内裤,保持干燥通风,每3-6个月更换新内裤,都能强化肛周卫生屏障。如果已经出现反复瘙痒、红疹、分泌物,应尽早前往专业医院明确诊断,对症处理。健康的肛门,生活才有“底气”!
日常生活中,肛门清洁往往被忽略,不少人出于羞涩、尴尬或无知,长年堆积隐患。其实,每天多洗两分钟,换来数倍健康回报。医生提醒,大到湿疹、痔疮,小到瘙痒红疹,绝大多数都与不科学的清洁习惯有关。其实,只要把清洁做细致、做科学,肛门健康隐患即可大为降低。
当然,肛肠疾病有时受体质、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仅靠清洗并不能代替正规诊疗。当肛周不适反复、症状不明时,仍需尽快到当地正规医院就医,由专业医师综合判断与治疗。但把肛门清洁养成习惯,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规避许多常见问题。今天,你“洗对”了吗?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协和医院健康管理指南》
3.《中华医学会肛肠外科分会共识文件》
4.《中国家庭医生肛门疾病预防手册》
5.《全国消化道筛查数据汇总(2022)》
6.《肛周皮肤疾病管理与清洁行为关系研究》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