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自媒体,才发现存储设备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有多大。每天拍摄的视频和raw格式照片素材,动辄就是几十上百 GB,传统机械硬盘不仅加载缓慢,还常常在剪辑视频时出现卡顿,让人抓狂。
而且在这个数据呈指数级增长的时代,存储设备的重要性愈发凸显。3A游戏的瞬间加载,办公用户的闪电开机以及软件秒速响应,都离不开一块高性能固态硬盘。
不过随着3D NAND 技术兴起,以及像长江存储等国产存储厂商的强势崛起,固态硬盘市场价格的持续下探,更为我们追求极致性能,提供了诸多高性价比之选。
奥睿科前段时间推出的IG740固态硬盘网上口碑反响不错,采用了长江存储颗粒+联芸主控的方案,理论读速达到7400MB/s,今天就来看看它到底有没有那么牛。
硬盘盒的包装风格可以看出来跟硬盘是一脉相承的,黑金配色硬朗高级,右下角标注了硬盘的最高读速7400MB/s,我的这块是1TB版本。
背面是详细的产品介绍以及主要卖点。
除了说明书和硬盘以外,附送配件包括:一把螺丝刀、一颗M.2螺丝、一个金色铝合金散热马甲、一片散热硅脂。
这片铝合金散热马甲的背面贴有导热粘胶,使用时记得把表面的保护膜撕掉在贴上导热硅脂。硬盘的工作温度还是挺重要的,长期处于过热状态,对其自身性能、使用寿命以及数据安全都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奥睿科IG740是M.2接口 2280规格的固态硬盘,采用的是NVME2.0协议。主控是联芸1602芯片,采用了12nm制程,国产自研晶栈Xtacking 3.0,长江新一代232层3DTLC颗粒,将存储单元密度进一步提升的同时实现了高达2400MT/s的I/O传输速率,支持ONFI 5.0标准。
正面的散热贴纸采用的是石墨烯材料,轻薄柔韧,并且具有非常好的导热性能,通过照片也能看得出来,这个贴纸并不是普通的贴纸材料。
上机后可以看到硬盘的实际容量为953.85GB,这主要是因为存储行业的计算单位与操作系统的计算方式存在差异造成的,正常现象。
直接给它格式化以后分配盘符就OK了。
crystaldiskinfo软件可以查看到硬盘的基本信息,传输标准为Nvme 2.0协议,PCIe 4.0×4传输模式,上机温度39度温度控制表现不错。
接着用最常见的硬盘跑分软件crystaldiskmark跑个分,可以看到在空盘状态下硬盘的读取速度为7071MB/s,写入为6342MB/s,更重要的是4K随机读写的速率表现也不错,这样的成绩在同级别产品中绝对是佼佼者,也基本符合官方宣传的1T顺序读取速度7100MB/s写入速度6700MB/s。
理论数据再漂亮,不如实际使用体验来得实在。对于我的日常工作来说,我经常需要处理4K视频素材,之前用机械硬盘时,光是加载素材就要等好几分钟,剪辑过程中拖动时间轴也会卡顿。换上奥睿科IG740后,打开一个20GB的4K视频项目,素材几乎是瞬间加载完成。在剪辑时,无论是添加特效、多轨道编辑还是实时预览,都流畅无比,没有出现一丝卡顿。
除了视频剪辑,平时传输大量图片素材时,它的表现也同样出色。一次性传输几百张RAW格式的照片,很快就能完成,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苦苦等待。
作为一名自媒体人,奥睿科IG740固态硬盘给我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有点颠覆了我之前对这个品牌的产品的刻板印象。出色的散热能力和高速的读写性能以及可靠的耐用性,完美契合了自媒体工作对存储设备的需求。无论是视频剪辑、素材传输还是日常存储,它都能轻松胜任,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1TB版售价还不到500块,这性价比也是蛮高的了。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