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流域,是俄国人自古以来的领土?难怪他们觉得尼布楚是耻辱

黑龙江这条河,最近又被俄国人念叨上了,说是“自古以来就是他们的”。这话一听就不对劲。

真要“自古”,他们得先说明,怎么直到17世纪才第一次摸到这条河?更别提1685年被康熙打了一仗,1689年签了《尼布楚条约》,白纸黑字把黑龙江划给了中国。

后面他们记仇记到心坎里,干脆把历史往回编。今天就讲清楚,这条河是谁先住、谁先守、谁打赢、谁签字,谁有资格说“自古”。签了认输的账,别想糊弄过去。

黑龙江是谁的地盘?俄国人来得太晚了

黑龙江这条河,到底归谁?这事不能光看谁现在站着拍照,得看谁最早在这生活。黑龙江的正源在中国境内的额尔古纳河和石勒喀河,在中国黑龙江省漠河县洛古河村汇合之后,才叫“黑龙江”。

它从西北流向东南,最后进入鄂霍次克海,全长四千多公里,中国境内流域面积达89.1万平方公里,占一半还多

早在清朝建国之前,赫哲族、达斡尔族、满族就在这里世世代代打猎捕鱼。清朝建立后,黑龙江就是北疆的门户。

康熙年间,中央朝廷已经在这里设立将军驻防,设有黑龙江将军和宁古塔将军,治理得有条有理。别的不说,从名字到地名,到处都透着汉文和满文。

再看俄国人。说是“自古以来”,那得看看他们啥时候来的?沙俄第一次进入黑龙江流域,是1653年,从西伯利亚越过外兴安岭,闯进了雅克萨,也就是今天俄罗斯的阿尔巴津诺。

他们来了干啥?不是种地,而是修要塞、抓人当奴隶、收地头税。他们在没有任何合法依据的情况下,直接侵入中国领土,意图通过军事和移民的方式长期占据。

所以你看,俄国人来得晚,而且是悄摸摸进来的。他们自己以前的地图里都没标过黑龙江,来的时候连这里的语言都不懂,更别说什么“自古以来”。这就像你刚到人家厨房,就说这锅饭是你祖宗留下的,谁信?

俄国人后来为什么这么执着于“黑龙江自古是我们的”?因为他们太知道自己是后来者,只能靠嘴找补。黑龙江北岸本来就是清朝边境内河,沙俄是强闯进来的,最早也不过才三百多年,哪里来的“自古”?

讲道理,这片地的文化、语言、人口、主权归属,一条条摆出来,全指向一个事实:黑龙江自始至终都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河流,俄国人不过是从1653年才刚摸到边儿。

打得过才有话语权,康熙两次打退俄军

俄国人闯进来还不算,他们还动手打人。他们在雅克萨修起了木头城堡,占据要地,抓中国百姓当劳工,还劫掠沿岸村寨,打伤清朝军士。这下康熙坐不住了,决定出兵收拾。

1685年,康熙命将军萨布素率2500清军北上,围攻雅克萨要塞。对面俄军只有450人,被清军断水断粮,火炮昼夜轰击,一周后撑不住,投降撤退。清军本着“驱逐入侵者”原则,没有赶尽杀绝,允许俄军退回西伯利亚。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年俄国人又回来了。他们趁清军撤退后重新修建了雅克萨城堡,加固了防御工事,还增加了兵力。康熙再次出兵,这次派出2000人围攻雅克萨,打了整整四个月。

清军围城封锁,切断外援,还在外兴安岭一线设立火堆示警。俄军坚持不住,粮尽、水绝、弹稀,士兵逃亡严重,最后只能派人求和。第二次雅克萨之战结束,俄军被彻底清除出黑龙江流域。

这两次战争,不只是一场边境冲突,更是一场捍卫国家主权的胜利。清军以有限兵力击退两次入侵,打出了威风,也打出了资格。康熙知道,这种战场胜利要通过外交固化,于是派出谈判代表赴尼布楚,与俄国展开边界谈判。

从军事角度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通过战胜西方殖民者,成功捍卫边疆的案例。而对于俄国来说,丢掉雅克萨,不只是军事失败,更是面子挂不住——一个“东方国家”居然把欧洲强国打得投降,签字认输,这口气咽不下。

所以,后来俄国人嘴上不说,心里却一直记恨这两场仗。他们口中的“国耻”,说到底就是“被清军打退了两次,还被迫签了认输的条约”。

这段历史一清二楚,不容歪曲。俄国人不愿多谈,但历史不会替他们隐瞒。

条约签了不认账,后来还趁火打劫

1689年9月7日,《尼布楚条约》在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署。清朝代表索额图和佟国纲,俄方代表戈洛文坐下来谈。条约用三种语言写成:满文、俄文和拉丁文。不是随便说说,是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条约。

条约明确规定: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一线为中俄东段国界。换句话说,黑龙江流域属于中国。俄国人不得越界,不得建立据点,不得收留逃人。

这个条约在当时,被认为是亚洲第一个平等条约。但平等归平等,心服口服那是另一回事。对俄国来说,这是他们外交史上一次低头的经历。打输了仗,还得认账,还得签字。这种“对中国低头”的事情,在俄国历史里是刺眼的。

所以俄国人在后来的史书中开始淡化这段经历,甚至在19世纪有人重新定义这段历史,说是“临时协定”。这不是改历史,而是心里不服。

他们怎么翻盘?机会来了。1860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打到北京。圆明园被焚,清廷节节败退。沙俄这时候站出来“调停”,一边做和事佬,一边逼清廷签了《中俄北京条约》。

这个条约极其不平等,直接把黑龙江以东、乌苏里江以西的大片土地划给俄国。包括后来的远东核心——海参崴。

签字人是奕䜣,地点在北京礼部衙门。条约签署时间是1860年11月14日。这一签,相当于清政府主动把本来属于中国、原本在《尼布楚条约》中已经明确的领土送出去了。

从此以后,俄国人口中的“黑龙江自古以来是我们的”,就开始大行其道。因为他们真的得到了这片地,就开始“洗白”,说自己本来就有。

可历史不骗人。他们在1689年签的条约明明白白写着:这片地是中国的。后来的“得手”,不过是趁清政府战败、签不平等条约时趁虚而入。

这就是俄国人为什么视《尼布楚条约》为“耻辱”的原因:因为这是他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主权、被迫退出侵略、无法狡辩的证据。

他们越是不愿提这段历史,越说明这段历史动了他们最不想被提起的痛点。

参考资料

黑龙江.百度百科

雅克萨之战.百度百科

尼布楚条约.百度百科

北京条约.百度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历史   尼布楚   俄国人   黑龙江   自古以来   流域   领土   耻辱   条约   俄国   中国   俄军   沙俄   康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