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纳福#
端午的清晨,总是裹挟着一股独特的气息,那是艾草与菖蒲的清香,是糯米与粽叶的缠绵,更是记忆深处那锅咕嘟作响的煮鸡蛋的温暖味道。
天还蒙蒙亮,厨房里便亮起了昏黄的灯光。奶奶佝偻着背,熟练地在灶台前忙碌。大铁锅“哐当”一声被搁上柴火,清水哗啦啦地注入,接着,一个个圆润洁白的鸡蛋被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
奶奶总说,煮鸡蛋得用艾草煮,这样煮出来的鸡蛋才带着端午的灵气,能保佑全家健健康康。于是,大把鲜嫩的艾草被丢进锅中,随着水温的升高,艾草的清香渐渐弥漫开来,与鸡蛋特有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萦绕在小小的厨房里。
小时候的我,总是满怀期待地蹲在奶奶脚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铁锅。锅里的水开始冒起细密的小气泡,渐渐地,气泡越来越大,咕嘟咕嘟地翻滚起来,鸡蛋也在水中轻轻摇晃,仿佛在欢快地跳舞。我时不时地问奶奶:“鸡蛋熟了吗?”奶奶总是笑着摸摸我的头,说:“别急,再等等,好东西都得耐心等。”终于,鸡蛋煮好了,奶奶用漏勺把它们捞进凉水里,我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却被烫得直甩手,奶奶见状,笑得合不拢嘴,嗔怪道:“小馋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等鸡蛋凉了些,我便开始小心翼翼地剥壳。薄皮一掀,露出白嫩嫩的蛋白,凑近鼻尖,还能闻到淡淡的艾草清香。轻轻咬上一口,软糯的口感,带着艾草的独特味道,在舌尖散开,那滋味,让人回味无穷。如今,我也成了家里掌勺的人,煮鸡蛋时,我特意放了红枣、桂皮,想煮出一锅带着甜香的“福气蛋”。看着锅里的鸡蛋在香料中翻滚,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仿佛又回到了奶奶的灶台前。
鸡蛋煮好后,我剥开一个分给孩子。孩子开心地接过,吃得满脸幸福,嘴角还沾着蛋白碎屑。看着他满足的模样,我忽然懂得,这小小的鸡蛋里,藏着的不仅仅是美味,更是代代相传的端午仪式感。它是对安康的期盼,是对团圆的渴望,更是平凡日子里最朴实却又最真挚的祝福。
在这个粽香四溢的端午,愿这一锅带着满满爱意的煮鸡蛋,能为家人带来安康与福气,让这份温暖的味道,永远留存在心间。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