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传统猪油,让心血管病变多了?猪油和植物油,哪种更健康?

在儒家经典《周礼·天官冢宰》中,就有着这样的记载,即“秋行犊麛,膳膏腥”,而这里的“膏腥”,其实就是指猪油,而将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意思就是进入秋季之后,就应该食用猪油了。

由此可见,中国人喜食猪油的习惯,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而无论是用于烹制菜肴,还是拌入主食中,猪油都能够让食物的味道得到“升华”。

关于猪油,不少人也存在一些疑问,比如,油脂本身具有较弱的挥发性,大多数情况下是闻不到味道的,可为什么猪油却那么香呢?

实际上,人们之所以觉得猪油有香气,是大脑所传递出的一种欺骗,人类对于羊肉的膻味非常敏感,以至于我们能够本能的反应到:闻到膻味,就说明可能有肥羊吃。

对于肉类食物来说,其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化学反应,并导致香气挥发,所以生羊肉大多都有比较浓的膻味,但煮熟之后,膻味就会明显变淡,这种化学反应也被称为美拉德反应,美拉德反应也同样会出现在猪油熬制的过程中。

对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来说,童年回忆必然少不了猪油拌饭、猪油渣,但随着人们在健康饮食方面的重视度的不断提高,猪油也逐渐被划分为“不健康食品”,当然,也有人反对称,现如今之所以心血管疾病高发,就是因为猪油吃得少,而植物油吃得更多了。

那么,就猪油和植物油来说,究竟哪种更健康呢?

从人体生理营养角度出发,油脂能够为机体活动提供能量和必需的脂肪酸,以此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高效吸收,但油脂摄入量过多的确会对心血管健康造成负担,在临床上,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患病诱因之一,就是脂肪摄入过量,而猪油作为动物性油脂,所含有的脂肪酸以及胆固醇水平都较高,因此,的确会对心血管造成不良影响。

但现代人在猪油摄入量低于植物油摄入量的情况下,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却越来越高,主要是由于血管疾病的患病诱因并不是单一存在的,会对心血管健康造成威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吸烟、二手烟、不良饮食、体重偏高、运动量不足等,这类疾病的出现,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吃猪油量的减少以及心血管疾病高发这两种情况的同时出现,就认为这二者是存在必然联系的。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植物油都比动物油要好,特别是很多养生人士,在生活中更习惯于使用橄榄油以及玉米油等。

通常情况下,动物油脂中所含有的饱和脂肪酸水平更高,如果摄入量过多,的确可能会导致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等水平上升,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而植物油中则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帮助人们改善血脂水平,在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方面均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如果植物油的摄入量超标,也同样会增加人体健康的负担。

总之,任何油脂的摄入,都应该把握好量,这才是避免健康受损的关键,而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做到科学用油,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更安心的去享受油脂给我们带来的美味。

【本图文由“本草世界”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莂枳,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美食   猪油   心血管病   植物油   传统   健康   油脂   膻味   脂肪酸   拉德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   水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