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有感情、温度的AI

网络上流传的影片和报道太多,在人工智能普及的年代,由AI生成的图像和视频排山倒海般涌进手机使用者眼前。

最初大家觉得很新奇、逼真和好玩,所以争相浏览及学习。似乎大小事情只要加入AI元素,就能予人创新、时尚和高端的感觉。

由AI生成的图像和视频排山倒海般涌进手机使用者眼前▲

就以目前的AI能力,其写出的文章一眼便能看出来是AI写的。

因为目前AI写出的文章,相较于人类,还是欠缺很多东西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情感,另一项,则是温度——即与现实的实际连接。

我会改变世界▲

先说情感,目前的AI,还远远没有达到超智能的水平。

虽然现在各种大模型层出不穷,但是实际上AI还仍处于弱智能的时代。具体形式就是AI能够利用算法、算力和大量的训练数据,完成文字、语音、语义、图片、意图等各种识别,并进行高效的智能处理,转换生成内容。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生成式”这个词这么火热,它就是现在AI能力核心表现。

虽然看起来现在的AI已经很强大,但只是逻辑和计算能力上相较于从前有了质的提升,AI的情感、情商等能力甚至连小学水平都还达不到。而正是情感、情商这些能力,才是写出好文章的必要因素。

目前的AI,还远远没有达到超智能的水平▲

再说缺少人类的温度——现实的连接。

人类的写作,是能够反映真实世界的。让读者感觉到了作者的体温,是活生生的人再写。花开花落,秋冬雨雪,这些美好的情景,只有人类的文字才能表现出真正细腻的意境之美。

我尝试过用AI写一篇有关于下雪美景的文章,虽然写出来的文章乍一看语句优美连贯,但细品则味同嚼蜡,拼凑感极强。这就是因为,AI虽然阅读过大量的文字,但相较于人类,AI没有象人类一样对现实最直接的感受能力,再多的传感器,也不可能比拟人类本身的生物感受——温度。

AI没有象人类一样对现实最直接的感受能力▲

目前来说,你看到的AI卖相美轮美奂,似是天衣无缝的图像与画面几可乱真,可是当受众不停被喂食AI资讯一段日子后,反应开始走向两极:

一是还没提高警觉,也缺乏分辨真伪能力和经验的,对网上流传的影声画都信以为真,什么都大吃一惊,还以为自己掌握了社会的最新情报。例如以为名人在镜头前大谈个人的投资策略是真实访问,对视频中推销的致富之道深信不疑;看到跟真人容貌肤质相近的机械人正在大量生产,就以为各行业的从业员正被取代,自己快将“饭碗不保”,盲目地消极恐慌;看见网民拍到夜空频繁出现大量异常光芒,就相信有外星人登陆地球等。这类网民以为看到的就是真相,不加思考证实就转发广传,都是谣言散布者或网络骗徒的目标。

你看到的AI卖相美轮美奂▲

另一极端是由于看到太多真假难辨的信息,在感官不停受刺激,却又一次又一次发现都是AI生成的东西后,由于屡次被耍,所以慢慢变成什么也不信,如惊弓之鸟,对耳闻目睹的皆警惕非常,不单生活压力倍增,也难以受感动。正如笔者近日看了来自香港某机构关顾社区少数族裔为题的AI视频,美女主播在电视新闻报道香港不同族裔市民的相处情况。片段中用AI生成记者在街头访问、市民分享个人心声、专家就民意调查作分析等。纵然一切都如真人实境,内容又流畅丰富,处处展现AI的生成威力,但看着没有瑕疵也缺乏温度的短片,令我产生莫名的距离感,感染力顿时大打折扣,明明真实的资料也令我不敢全然相信,更何况共情动容。

AI让我们看到太多真假难辨的信息▲

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发展,机器人进行文字创作势必越来越普遍。60后当代作家韩少功的预言已快实现。

2017年微软公司的人工智能小冰出版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IBM中国研究院的AI诗人“偶得”也写出古诗词。各种AI话题曾引起热烈讨论,一转眼多年过去。韩少功当年在《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写道:“这次以机胜人(2016年AlphaGO战胜人类棋王李世乭),已俨如文学革命的又一个元年。有了这一步,待算法进一步发展,数据库和样本量进一步扩大,机器人文艺事业大发展和大繁荣想必指日可待……到那时,读者面对电脑,也许只需往对话框里输入订单:‘男一:花样大叔。女一:野蛮妹。配角:任意。类型:爱情/悬疑。场景:海岛/都市。主情调:忧伤。宗教禁忌:无。主情节:爱犬/白血病/陨石撞地球。语调:任意……’诸如此类。”

这是真的假的?▲

一个文学AI,训练素材就是古今中外大量文学作品,AI没有感官,无法产生经验。它堆砌文字,但文字底下是没有“经验”作为基础的。

想象,如果有一天,这AI真的完全取代人类的创作了,在缺乏新训练素材的情况下,它的创意势必‘内卷’。当它变得千篇一律,人类又会回头渴求那些只有人类才写得出的作品了。如果未来AI产生自主意识,到时如果人类还在创作,也许能在AI作品的反差中,把人类的本质看得更清晰。

AI把人类的本质看得更清晰▲

这就好比是纸上谈兵较于身经百战,AI目前便还是“纸上军师”,虽无所不通,但是仍有待完善。

所以,AI要想写出真正能够媲美人类大家有感情温度的文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到那时候,AI是否真的会成为人类情感的新寄托,让我们拭目以待。AI技术仅仅才近70年,你可以大胆想象一百年、一千年.......甚至更遥远的年代以后......AI会走到哪里?恐怕科幻大家也幻想不出来的!

AI人像摄影技术▲




《满庭芳·AI创作》——作者

科技新潮,智能佳构,AI文笔生华。

韵章诗赋,信手绽奇葩。

妙理灵思汇聚,刹那间、锦绣成纱。

随心撰,古今万象,笔下任穿梭。

堪夸。

才思涌,佳篇速就,意趣纷拏。

似神助文心,灵感无遮。

解却愁肠阻滞,让创作、不再磋磨。

欣逢此,文林焕彩,盛景耀星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科技   温度   感情   期待   人类   能力   文字   情感   人工智能   文章   现实   族裔   智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