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正式确定!普京特朗普会面!
克里姆林宫8月7日确认,普京与特朗普将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会晤。仅仅数小时后,全球外交界被一则新消息震动:会晤地点闪电般变更为美国阿拉斯加,时间定在8月15日。
看似只是一个地点的改变,但却并非是孤立事件?
实际就在地点变更前的三小时,普京刚刚结束与美国中东特使维特科夫的密谈。
几乎同一时间,克里姆林宫专线接通了北京。普京在通话中高度评价中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中的建设性作用,明确承诺“中俄关系不会因任何因素动摇”。
显然,普京很聪明,在大搞“平衡术”,这种立场宣誓绝非偶然,当特朗普试图拉拢俄罗斯加入"反华联盟"时,普京用实际行动为大国关系定下基调。
当然,普京的谈判底气源自乌克兰前线。
在库皮扬斯克,俄军尖刀距市中心仅1.5公里,这座哈尔科夫州关键铁路枢纽的陷落已进入倒计时。
更致命的是,俄军夏季攻势已在顿涅茨克中部完成对红军城的半包围,乌军每月超600人的死亡率和频繁逃亡事件,预示防线崩溃迫在眉睫。
此外,中俄贸易额2025年预计突破2500亿美元,人民币在双边结算中占比飙升。这种深度互嵌的经济关系,绝非几项制裁就能切断。
俄罗斯看似占据战场优势,但棋局远未结束。
可以说,特朗普对普京的耐心在2025年夏天耗尽。7月初,他撕下与俄“友好”的面具,突然向克里姆林宫发出50天停战最后通牒。
但当俄方反应冷淡时,特朗普却再度善变,竟将期限压缩至短短10天,要求普京必须在8月8日前让步。
紧跟压力手段接踵而至。8月1日,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台宣布:向俄罗斯周边海域部署两艘携带核弹的俄亥俄级潜艇。
与此同时,美国财长贝森特在瑞典的中美谈判中发出威胁,若中国不停止购买俄油,将面临100%的关税惩罚。
不过普京的回应却令西方震惊。8月5日,他在会见顿涅茨克地区负责人时首次松口:“俄罗斯希望更多和谈”。表面云淡风轻,实则暗流涌动。
24小时内,美国中东特使维特科夫飞抵莫斯科,与普京闭门密谈三小时。这场会谈直接催生了8月7日的官方声明:美俄元首会晤定于阿联酋阿布扎比,虽然而后再度改了地址到阿拉斯加。
但这对于美俄双方来说,却是各藏算盘。
当普京最终同意飞往阿拉斯加,1867年沙俄将这片土地售予美国的往事,为这场峰会增添了历史宿命感。
特意选择这块美俄军事对峙的前沿作为谈判桌,本身就是战略意志的较量,美军预警雷达与俄战略轰炸机在此隔空对峙,时刻提醒着窗外即是核阴影。
而谈判桌上的核心分歧已然明晰,特朗普的核心诉求是在乌克兰部署以英法为主的“欧洲维和部队”,实质将北约力量推至俄边境。
但普京则视解除制裁为生存命脉,任何让步都需实质回报。
且因为战场优势让普京手握更多筹码。俄军在苏梅、哈尔科夫、扎波罗热等五条战线同时推进,特朗普期望的“可控焦灼”状态正被俄军碾压式推进打破。若欧洲因乌军溃败直接下场参战,将彻底葬送特朗普的停火计划。
所以临时停火成为最现实的折中方案。特朗普需避免战争失控撕裂美欧关系,普京则借此探明西方底线。
自然地,这种“冻结”本质是战略缓冲,为下一轮博弈积蓄力量。
特朗普的威慑如同重拳打在棉花上。当中俄“海上联合-2025”军演战舰于8月1日驶离符拉迪沃斯托克,距离美军核潜艇部署令不到24小时。
绍兴舰、乌鲁木齐舰与俄“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反潜舰在距日本仅700公里海域演练联合反潜,直指现代海战核心。
经济战场同样硝烟弥漫。当特朗普威胁对购买俄油国家实施“二级制裁”时,中国每日仍从俄进口296万桶石油,印度坚守着占俄油出口总量40%的合同。
更有甚者,新德里在结束对华访问后,转身签下15万吨中国豆油的历史性订单。
但对特朗普来说,即使对俄震慑作用不大,但这场谈判也实在关乎美国竞争全局的脸面。
当前美国军工产能正陷入稀土断供、援乌耗竭的双重困局。据统计,155毫米炮弹月产能仅为3万发,不到战场消耗量的三分之一。
更棘手的是,中国对镓、锗等战略金属的出口管制毫无松动迹象。这意味着若无俄乌战场降温,美军印太战略力量投送将沦为空谈。
但相较于特朗普的焦虑,普京的阿拉斯加之行却不是“低头认路”,而是手握战略时机,逼美国在两张牌中抉择:要么压住欧洲让战争软着陆,要么放任北约与俄罗斯迎头对撞。
虽然改了地方,又是各有算盘,但特朗普到底如何选,才能成为他体面的选择,才是整场的关键。
参考资料:
特朗普与普京将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阿拉斯加州长表态——环球网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