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在许多人心中是圣洁而遥远的存在,它吸引着无数登山者前赴后继,试图站在它的肩头,触摸天空。
然而,大自然的壮美背后,往往藏着不容轻视的危险。
最近,一段短短30秒的视频,让无数人揪心,一名31岁的登山者,在四川贡嘎那玛峰的雪坡上失控滑坠,最终生命定格在海拔5300米的岩石区。
男人叫洪某,31岁,阿坝州小金县人,身边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懂山”的,从小在山里放牛,空闲时就帮人带登山队,算是半个“民间领队”,大家觉得跟着他安全,毕竟他熟悉这里的每一条路,知道哪里的雪厚,哪里的坡陡。
可就是这份“熟悉”,让洪某犯了最不该犯的错。
那天登顶后,几个人都松了口气,有人放下装备喝水,有人拿着手机拍风景,洪某说要给大家拍张“像样的登顶照”,让每个人都能发朋友圈。
为了找个更好的角度,洪某伸手解开了腰上的安全绳,那根绳子一头连着同伴,一头系着他的命,他当时大概觉得“就拍几分钟,离得又近,没事”。
绳子刚解开,洪某又弯腰调整了一下脚上的冰爪,可能是觉得冰爪硌着脚,想挪得舒服点,却没注意到冰爪的尖勾住了雪地里的冰壳。
就是这两个“没注意”,成了悲剧的开头。
起身时,冰爪一扯,洪某整个人失去了重心,要是平时在平地上,顶多摔一跤,可在5500米的雪坡上,哪怕一个微小的失衡,都能被放大成致命的危险。
洪某滑出去的瞬间,身边的同伴都懵了,有人想伸手拉,可自己身上的绳索拽着,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越滑越远,嘴里喊着“是谁?是谁掉下去了?”,声音里全是慌。
天黑下来的时候,有人在队伍里小声说“是领队,头朝下滑的”,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向导带着几个人赶紧往下找,脚踩在冰上打滑,每走一步都要抓着身边的岩石,最后在海拔5300米的地方找到了洪某,那里已经没有雪了,全是裸露的硬石头,他躺在石头上,再也没了动静。后来救援队说,他是从一百多米的雪坡滑下来,高速撞在石头上死的。
转运遗体的路比想象中难。
那玛峰的坡太陡,天气又多变,刚才还是晴天,转眼就刮起了风,救援队找了当地的村民帮忙,说“尽量不收钱,能把人送下山就行”。村民们背着工具往上爬,雪灌进鞋子里,冻得脚趾发麻,可没人抱怨,在山里长大的人都懂,不管是谁,都该回家。
视频在网上传开后,评论区吵翻了。
有人问“为什么他不徒手抓雪减速?”,底下有常年登山的人回复:“5000多米的雪山,冰比石头还硬,手套都能刮破,徒手抓雪跟抓刀子一样,没用。”
还有人说“就算有冰镐也来不及”,可更多人叹气:“要是他没解开安全绳,要是他手里拿着冰镐,要是他没为了拍照凑那么近……”
可人生哪有那么多“要是”,洪某大概也没想过,自己只是想拍张好看的照片,最后却把命留在了雪山上。
现在很多人喜欢户外,总觉得“征服雪山”“打卡险峰”是件很酷的事,为了朋友圈里的几句夸奖,就把安全抛在脑后,解开绳索、放下工具、闯不该闯的山,总觉得“危险离自己很远”。
可雪山从来不会迁就任何人,它不会因为你有经验就手下留情,不会因为你想拍照就放慢风速,更不会因为你年轻就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
户外不是儿戏,风景再美,也比不上能回家的路,下次再有人站在雪山之巅,希望他们能低头看看腰上的绳索,手里的工具,想想家里等自己的人,别让那抹本该鲜活的颜色,永远留在冰冷的雪地里。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