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国足球协会正式发布《中国足球协会社会足球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我国社会足球领域的纪律管理进入系统化、规范化的新阶段。该办法旨在全面规范群众性足球赛事秩序,弘扬体育精神,筑牢足球发展的社会根基。
新出台的管理办法共六章二十八条,涵盖总则、管理职责、宣传教育、违规行为认定、违规处理及附则等方面。文件明确指出,社会足球赛事包括在中国境内依法举办的各级各类群众性足球赛事,其赛风赛纪违规行为主要指赛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操纵比赛、赛场暴力等违反竞赛规则和体育道德的行为。
在管理机制上,新规确立了分级分类、全过程监管的原则。中国足协负责全国性及跨区域社会足球赛事的管理工作,各会员单位则负责本地区、本行业系统的具体管理。赛事组织者需承担主体责任,贯彻“谁主办、谁负责”的要求,而参赛主体也需按照“谁参赛、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相应责任。
针对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新规列出了七类严重违规情形,包括资格造假、赛场暴力、消极比赛、操纵比赛、发表不当言论等。处理程序设置了严格的时限要求和调查流程,违规者可能面临取消参赛资格、禁赛六个月至终身、纳入联合惩戒名单等处罚,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将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还建立了从重与从轻处理的情节认定机制。两年内重复违规、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等行为将从重处罚;而主动消除影响、赔礼道歉、配合调查等行为可能获得从轻处理。
这一新规的出台,是中国足协响应《体育法》及相关法规要求,完善足球行业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宣传教育、规范处理程序,社会足球赛事的健康发展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随着新规的施行,我国社会足球有望在规范化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构建健康积极的足球生态奠定坚实基础。
注:本文基于中国足协官方通知内容进行客观解读与梳理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