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美国最佳时机!美联储降息,中国按兵不动,央行在下一步大棋

编辑 |毛婷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降息

本月17日,美联储作出重大抉择,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调至4.00%—4.25%。这是今年首度降息,亦是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的又一轮宽松举措。

这一消息瞬间引爆全球市场,美国的经济不仅影响他们国家的命脉,也同样关系到全球经济命脉。A股出现“924行情”,上证指数单日暴涨4%,科技股单周涨幅超60%,但离岸人民币却意外跌至7.31。

那么中国是否会跟随美国的脚步一同采取降息政策?美国降息对中国而言又会产生怎样的连带效应呢?

美国经济数据疲软下的必然选择

美元降息

最新CPI回落至3.2%,失业率攀升至4.5%,GDP季度环比增速仅1.1%,经济动能明显减弱。从美联储内部来看,此次降息决议11:1的投票比例获得支持,但特朗普钦点的联储联储政要一直在呼吁降息50个基点,也是这次投票过程中成为唯一持异议者。

这也反映出特朗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之间的博弈,鲍威尔作为央行建制派和技术官僚,在通胀和失业率之间艰难平衡。

他最担心的是通胀,认为关税成本可能会在未来一年影响物价,而特朗普则面临中期选举压力,希望美联储更快地降息以刺激经济。那么,美元降息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有哪些影响呢?

美联储降息的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美联储降息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为中国资产走强提供了更有利的窗口期。中美利差重新修复,提升了中国债券的长期配置吸引力。

美元的强势预期被削弱,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国际资金对A股和人民币资产的顾虑减少,更愿意增加战略性配置。其次,为中国宏观政策发力提供了更多空间。

美国宣布降息后,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外部掣肘减弱,政策自主性增强,从这一点来看,这对中国经济也有促进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简单跟随美联储降息,中国宏观政策的重点仍在于稳增长与防风险。

人民币汇率

货币政策将保持灵活适度,通过结构性工具与信贷引导支持国家实体经济,财政政策方面,扩大有效投资和优化支出结构依旧是核心部位。

从世界经济角度看,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引发全球央行“降息潮”,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欧洲央行已然行至宽松周期的末尾,其后续可操作的空间颇为有限。在货币政策的舞台上,它正面临着施展拳脚的困境,未来之路需审慎抉择。

日本正处在加息态度逐渐确立的阶段,政策立场与美联储明显背离;新兴市场央行则更多取决于本币汇率与经济走势,跟随美联储“一致行动”的内在条件并不完善。

中国是否要跟着美国脚步一同降息呢?

目前来看,中国央行面临着通缩压力,二季度CPI仅0.8%,PPI连续负增长。但中国更可能采取“结构性宽松”替代全面降息。

历史上,2019年美联储降息时,中国就通过“非对称跟降”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当前,银行息差承压等内部因素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潜在“掣肘”更大,降准可能优于降息。不过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降准降息依然具备空间和可能。

中国人民银行

在全球宽松潮下,中国需要在“稳增长、防风险、保汇率”三角中精准平衡。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美联储的每一次加息降息,都是财富再分配的信号灯。

A股的暴涨和港股的估值修复带来了机会,但也需警惕外资短期获利回吐风险。债市方面,中美利差收窄使政策性金融债配置价值凸显。

结语

而对于房地产市场,政策层希望稳住房价,让房价回暖,美元降息后,中国可能会通过价格工具和数量工具、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来实现这一目标。

总之,美联储降息对中国和世界经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央行会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的节奏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来确定政策取向,不会盲目跟随美联储降息。

在全球货币博弈的复杂棋局中,中国摒弃“大水漫灌”之法,凭借结构性工具精准发力。以政策之定力,沉稳应对全球局势的风云变幻,展现大国经济治理的智慧与担当。

中国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财经   按兵不动   央行   美国   中国   最佳时机   货币政策   鲍威尔   政策   宽松   经济   可能会   结构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