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COP30气候大会正围着减排目标聊得热火朝天,国际能源署(IEA)突然扔出一份报告,直接把气氛降到冰点!

这剧情反转比短视频狗血剧还刺激,前一秒大家还在畅想清洁能源的未来,后一秒就被石油需求的长期预测泼了冷水,简直是大型打脸现场。谁能想到,去年还坚持本十年石油需求达峰的IEA,如今居然180度大转弯。

周三发布的报告里,他们暂停五年后重启了当前政策情景(CPS),预测到2050年全球石油消费要增长13%,从现在的约1亿桶/日涨到1.13亿桶/日。
更有意思的是,这已经是它今年第二次改口,9月就曾提出要向油气新供应领域投数十亿美元,和之前此类投资与气候目标相悖的表态大相径庭,当时还遭到猛烈抨击。

作为1973年石油危机后成立的权威机构,IEA总部在巴黎,其预测可是全球政府和能源企业的决策基准。这次改口绝非空穴来风,核心原因是全球电动汽车普及速度放缓了。
IEA执行董事法提赫・比罗尔直言,交通领域的电气化进程是石油需求的关键,而这全看各国政府的政策导向。

能源转型从来不是一键切换,化石能源目前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仍超80%,很多国家的工业、交通还离不开它。
尤其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直接力挺化石燃料、抨击可再生能源,不仅重启加州近海石油钻探,还计划在阿拉斯加、墨西哥湾东部扩大开采,逆转了拜登时期的近海钻探禁令。

受这一政策影响,IEA还下调了本十年美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预测,这波操作简直是神同步。
IEA的新报告里,除了CPS情景,还保留了既定政策情景(STEPS),预测石油需求会在2030年左右达峰,但没说哪种情景更可能发生。

有意思的是,即便相对保守的STEPS情景,也比去年更乐观:达峰时间从本十年末前推迟到2030年左右,2050年日均消费量预计9690万桶,比之前预估的9310万桶还高。这两条路径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CPS情景下,2035年后电动车占比基本停滞,风能和太阳能增长受抑,天然气需求走高,2035年油价会涨到约90美元/桶,要满足需求得新增2500万桶/日的产能,部分还得靠受制裁的产油国。但IEA的短期预测又格外谨慎:上调2025年石油供应增长至300万桶/日,下调需求增长至71万桶/日,预计2026年市场会过剩400万桶/日。

这种短期过剩、长期增长的分裂预测,让能源企业直接陷入选择困难症。企业不敢贸然押注某一方向,只能在观望中错失转型窗口。更要命的是环境后果,CPS情景下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会比工业化前上升近3℃,STEPS情景也有2.5℃,科学家都说这两种升温幅度都会引发破坏性气候变化,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的路明显更难走了。

值得一提的是,IEA的CPS情景还和沙特主导的欧佩克(OPEC)站到了同一战线。要知道,欧佩克一直预测石油需求会增长到2050年,之前欧佩克秘书长海瑟姆・盖斯还多次抨击IEA,指责其宣扬反石油叙事,现在这波冰释前嫌,难免让人猜测背后的行业诉求。
一边是气候大会的减排道德责任,一边是传统能源的现实依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短期内仍离不开化石燃料。强行推进激进转型,不仅可能引发能源短缺、物价上涨等民生问题,还可能导致部分国家因成本过高而放弃气候承诺。

各国能源转型的逻辑本就不同,有的看重气候目标,有的优先能源安全,有的盯着市场成本。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转向,本质上是选择了能源安全和市场逻辑,而欧盟等则更侧重气候逻辑。但全球气候是个共同体,单一国家的政策摇摆,最终会让所有人买单。

现在COP30的谈判还在继续,IEA的报告无疑给谈判增加了变数。接下来就看各国能不能放下分歧,在能源安全和气候目标之间找到平衡点。毕竟,能源转型从来不是一场速决战,而是需要耐心与智慧的马拉松,光喊口号没用,得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行。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