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视英特尔为“死敌”,如今英伟达砸50亿要救活它,死敌和解了

强强联手?9月18日当英伟达宣布以50亿美元战略入股英特尔,市场应声沸腾,后者股价一夜狂飙超20%,仿佛久旱逢甘霖。

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x86架构的服务器CPU,双方还将联手打造瞄准AI PC市场的系统级芯片。

表面上看,英特尔仿佛终于搭上了AI的快车,命运的齿轮似乎开始重新转动。

英特尔,这个曾经的芯片霸主,真的能借此东风,一举扭转颓势,重回浪潮之巅吗?

芯片双雄的历史性合作

在科技领域,每一次巨头间的联手都是非常震撼的。

而英伟达与英特尔在 2025 年 9 月 18 日开启的合作,两大巨头强强联手。

当日,英伟达宣布以每股 23.28 美元的价格,向英特尔注入 50 亿美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约占英特尔交易公布前市值的 4.6%,瞬间让整个行业都为之侧目。

这次合作的目标十分宏大,双方计划联合开发多代定制化数据中心及个人电脑产品。

试图通过 NVLink 技术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实现两大架构的无缝衔接。

在数据中心这片竞争激烈的 “战场” 上,英特尔要为英伟达定制专属的 x86 架构 CPU,让计算能力得以更好地释放与协同。

英特尔肩负重任,将推出集成英伟达 RTX GPU 芯片组的 x86 架构 SoC,仿佛是要在个人电脑的世界里打造出强强联合的 “超级利器”。

这一举措,无疑将对整个芯片产业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大家都在拭目以待,看它们究竟能碰撞出怎样绚烂的火花?

合作背后的深层原因

英伟达与英特尔此次看似顺理成章的合作,实则背后有着诸多深层原因。

英特尔,曾经在芯片行业那也是呼风唤雨的存在,可却在发展的道路上接连错失良机。

早年间拒绝为 iPhone 生产芯片,使得它遗憾地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浪潮,本就元气大伤。

而在如今这个 AI 芯片风起云涌的时代,英特尔又慢了半拍,在这一关键领域逐渐落后于对手。

它一直坚持的 IDM 模式,曾经是引以为傲的坚固防线,如今却成了沉重的包袱,尤其是在制造工艺方面,和台积电相比差距明显,在市场竞争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反观英伟达,虽在 AI 芯片领域已然占据了主导地位,风光无限,可它也有着自己的 “烦恼”。

可是数据中心反映英伟达的进展一直不太顺利,始终难以实现大规模的突破。

而英特尔所拥有的成熟的 x86 生态,英伟达若能借助其力量,便有望在 PC 领域加速渗透,拓宽自己的业务版图,弥补自身短板。

除此之外,英伟达此前收购 Arm 的计划受阻,这无疑打乱了它的一些布局。

并且 Arm 自身也有意打造自己的 AI 芯片,这让英伟达感受到了潜在的威胁。

与英特尔合作,就相当于在 Arm 之外给自己多了一个有力的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衡 Arm,让自己在复杂多变的芯片江湖中多几分底气。

所以,这场合作可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背后是双方基于自身发展困境与未来考量所做出的权衡与抉择。

对英特尔的影响与挑战

当英伟达与英特尔的合作消息传开,英特尔的股价犹如火箭般一夜狂飙超 20%,市值更是暴增逾 260 亿美元。

这似乎是英特尔迎来转机的绝佳信号,让外界不少人都觉得英特尔终于要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了。然而,这看这背后却有着难言之隐。

这次股价的飙升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难以真正触及并改变英特尔目前所面临的颓势。

英特尔的代工业务一直以来都是块 “心病”,客户数量稀少,在制程工艺上又落后于台积电,差距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弥补。

按照目前的形势预估,英特尔至少还得在亏损的泥潭里挣扎到 2027 年。

而且,这次合作虽说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存在着一种潜在的风险,那就是容易让英特尔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已经找到了摆脱困境的捷径,进而放松了自我革新的脚步。

要知道,在科技竞争快速的赛道上,一旦错过自我革新的最佳时机。

那么英特尔很可能会在后续愈发激烈的竞争中被对手越甩越远,逐渐沦为行业里的边缘角色。

所以,英特尔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合作只是一个契机,自身的变革与奋进才是真正破局的关键所在。

联手合作对未来期待

这场英伟达与英特尔的合作就未来充满了无尽的未知数。

双方都明确表示,此次合作并不会影响各自原本既定的发展路线。

英伟达依旧会按部就班地推进自研的 ARM 架构 Grace CPU 以及下一代 Vera CPU 的开发工作,有着自己宏大的技术蓝图,想要在多领域持续巩固优势。

黄仁勋更是对这次合作寄予厚望,认为其能创造出每年约 250 亿 - 500 亿美元的业务机会。

未来或许会出现机架规模的 AI 超级计算机,还有新型集成显卡笔记本电脑,这些都将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不过,行业内也并非全是一片看好之声,有分析师就指出,英特尔自身存在的那些根本问题,比如工艺的滞后、业务模式的局限等,很难通过这一次的合作就得到彻底解决。

结语

英伟达与英特尔的这场合作,既是机遇的交织,也是挑战的碰撞。

表面的风光之下,是双方复杂的考量与艰难的破局尝试。它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兴衰,更影响着整个芯片行业的走向。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其过程都为我们展现了科技领域竞争与合作的精彩画卷,也让我们明白,在科技浪潮中,唯有不断革新、精准布局,才能在风云变幻中立足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科技   死敌   英特尔   英伟   昔日   芯片   领域   架构   美元   行业   未来   业务   股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