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浴血荣光》学党史 | 从长汀裁缝铺里看红军军服变迁史

跟着《浴血荣光》学党史

从长汀裁缝铺里

看红军军服变迁史

电视剧《浴血荣光》第二集中,林裁缝怀着对儿子的爱与期许,亲手为他缝制了一套象征信念与使命的军装。这一针一线不仅寄托着家国情怀,更暗含两代人面对时代洪流的不同选择——父亲以手艺默默支持革命,儿子则即将穿上戎装奔赴战场。

第一套红军军服在长汀诞生

1929年4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第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首次入闽,解放长汀城后,在县城南门街郑屋成立了红军临时被服厂(即后来的中华苏维埃被服厂),利用打土豪筹款5万元,和长汀良好的缝纫、印染条件,赶制4000套军装。红四军官兵穿上新军装,军容焕然一新。这套中国红军历史上第一套正规的军装,代表着与旧时代的决裂,象征红色的军队的形象。

由于长汀物产丰富,种棉花的农户不少,后来红军在长汀建立了第一家中华织布厂。这家红军织布厂和中华苏维埃被服厂一起,为红军和后来在瑞金的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提供了大量军装和军用棉被。

1931年9月,经过三次反“围剿”,中央苏区的后方逐渐稳定,红一方面军的被装供应,由以前方缴获为主转为以后方生产为主。军委总经理部决定,从长汀红军被服厂抽调一部分干部和工人到瑞金县叶坪乡彭坛村,组成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被服厂(即被服总厂)。“红军被服厂”易名为“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被服厂”。

中央苏区陆续办了另外几家被服厂,每个新厂开办都有长汀的裁缝师傅前往支援。后来,红军撤出长汀,临时被服厂工人加入了红军,随军生产。所以,位于长汀的“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被服厂”是红军被服史上当之无愧的第一。

军服是官兵生活的必需品,

是军队形象的重要体现,

是军人身份的重要标志,

也是国威军威的象征。

官兵身上衣,连着战斗力。

军服的改革,

见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辉煌

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第一套红军军服如何设计

馆藏在古田会议纪念馆的第一套红军军服

红四军参照当时苏联红军军服和列宁戴过的八角帽式样,初步设计出具有红军特色的军服,再由毛泽东等红四军领导亲自审定。军衣灰蓝色,代表天空、海洋、青黛的群山,和辽阔的大地。领口上的两个红领章,代表两面红旗。此时适逢列宁逝世5周年,为纪念列宁同志,红四军前委决定把军衣的红领章缀上黑边。这是红军史上唯一红领章上缀有黑边的军装。

样式确定后,被服厂的工人就日夜加班赶制军装,军需处还找到20多家服装店老板一起来加工。经过后勤同志和被服厂工人不分昼夜的努力,几天后,4000套崭新的军装发到了全军。从军长到士兵每人领到一套带红领章的灰蓝色军装、一顶带红五角星的军帽、一个挎包、一副绑腿以及两双胶鞋。

这是红军第一次有了统一的军装。红四军指战员们穿上新军装后,军容军貌焕然一新,军威大振。朱德在回想这段往事时也不禁感慨,“我们现在终于有了第一批正规的红军军装,它们虽然没有外国军装那么漂亮,但对于我们来说,可真是其好无比了。”

八路军、新四军的军服到底是灰色还是黄色?

1940年,晋东南阅兵大会主席台上的八路军将领。可以看出,当时八路军军服颜色很不统一。

本来八路军、新四军改编之初,军服是国民党政府按编制人数配发的,颜色为灰色。但后来八路军、新四军部队挺进敌后迅速发展,推行限共、反共政策的国民党政府停止了对八路军、新四军武器装备和军需给养的供应,八路军、新四军的军服完全靠自己解决,布料和染料来源都成了问题。

由于当时经费不足,许多部队的服装染料难以解决,有时买不到灰色染料,只好买黄色的。

可以说,整个抗战期间,八路军、新四军都没有统一的服装染料,直到抗战胜利,各部队服装颜色也没有统一起来。甚至解放战争大部分时期,我军各部队服装颜色都不统一,有灰色、青灰、草绿、土黄等颜色。直到1949年1月全军后勤部长会议上,才确定全军服装颜色为草绿色。但由于战事紧迫,各大野战军又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作战,全军军服式样和颜色并没有很快统一,至少1949年上半年还是“各行其是”。从1949年下半年开始,我军军服才陆续统一为草绿色。

回顾军服发展历程,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吗?

建军之初

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建军之初,人民军队的服装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参加起义的原国民党军队的士兵,穿的就是国民党军的军服,军官和士兵均为灰色棉布列宁装式军服(领子改小以后就是中山装),配大檐帽,军裤、皮带和布绑腿,士兵穿草鞋,军官则配大皮靴,只是摘掉了帽徽,佩戴了红领巾,红袖章,或者臂缠毛巾来区分敌我。而各地投身起义的群众武装,则没有统一制服,只是佩戴了简易红领巾。

红军时期

红军的军服是灰色粗布中山装,4个衣兜,戴八角帽,缀布质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从此红军就有了自己的,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样式的统一军装。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发表了一大批工农红军的军装照片,配着红星的八角帽瞬时名扬世界。

抗战时期

1941年皖南事变后,八路军和新四军部队取消了帽子上的青天白日徽。这一时期,为了便于生产,八路军、新四军自行生产制作的军服长度一律为二尺半。

抗战胜利后,八路军、新四军仍沿用原来的番号。在1945年至1947年的这段时期,我军的服装样式与抗日战争时期相同。从式样上看,除了帽子上没有青天白日的帽徽外,它和国民党军队的服装是一样的。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军服颜色向土黄色转变。到1947年,按照区域划分的各个解放军野战军,除了中原军区部队仍然着蓝灰色军服外,其他各战略区军服基本统一到了土黄色或草绿色,到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部队大多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制胸章。

1949年2月,我军后勤部颁发《陆军被服装备标准草案》,1949年6月颁布八一军徽。军服定为草绿色,左胸佩戴解放军布胸章的样式。头戴圆形短檐的解放帽,佩戴“八一”红五星金属帽徽。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式样和颜色的军服。此时的军服被称为49式军服。

新中国成立以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国防飞速发展,我军军服也历经七次大换装。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开国大典。人民海军方队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海军是新出现的军种,也是因为海军的服装特别——海军官兵佩戴海军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

1950年1月4日,解放军统一实行新的军服样式,简称50式军服。采用大檐帽作为正式军帽,作战时为解放帽,军徽帽徽、布胸章一如之前。女军人夏服和冬服为漂亮的连衣裙,秋装为小翻领列宁服。团以上干部和女文工团员配毛呢衣料和长筒马靴,后期配发配穿马裤。很长一段时间女军人列宁服成为我国女性最流行服饰。

1955年10月1日,我军实行军衔制,开始配发55式军衔服装。55式军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按照军衔等级区分,极大改善了我军的军人形象。55式军服设置礼服、常服、工作服3系列,军官佩戴军衔肩章、兵种勤务符号领章和帽徽;士兵佩戴帽徽和军衔领章;男军官夏季戴大檐帽,女军官戴无檐帽,陆空军士兵戴船形帽。

1958年7月22日,对军服式样再次进行修改,终于明确陆军、空军士兵取消船形帽,改为解放帽。1959年春天,经国防部批准,陆、空军士兵夏季改发解放帽,不发船形帽。改发解放帽后,陆、空军士兵一律不再戴船形帽。至此尘埃落定,船形帽也成为我军历史上佩戴时间最短的制式军帽。

1958年7月22日,对军服式样再次进行修改,也就是58式军服。硬肩章取消,改为军衔领章,军官大檐帽与士兵船型帽均改为解放帽,军服布料改为廉价耐用的平纹布。

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随即废止58式军衔服装,全军干部、战士一律戴解放帽,佩带红五星帽徽和全红领章。那时候,全军干部和战士、男军人和女军人服装和式样基本相同,人们只能从衣服口袋来区分干部和士兵。

在六七十年代,我军的员额超过了650万,65式军服的产量也有上亿套,是我军装备时间最长、发放数量最大的一种军服。65式军服简洁、朴素、实用,突出老红军传统,整齐划一,强调官兵一致。特别是红五星、红领章,鲜艳、简明,不加任何修饰,最具我军特色,深受广大官兵和全国人民喜爱。

在1984年的国庆大阅兵上,三军受阅部队身着85式军服亮相,与观礼台上着65式军服的军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85式军服恢复了55式军服样式,军人均着大檐帽,取消三点红,改佩戴圆形帽徽。85式军服彻底改变了以往中国军服的落后单调形象,用料、服饰方面虽有一定的改善,但它仍是单一的军服体系,只有常服,没有礼服。

随着1988年军衔制的恢复,我军开始配发87式军服,分礼服、常服、作训服、工作服。常服配大檐帽,作训服就包括普通作训服和迷彩作训服。87式军服结束了中国军队官兵穿同一套军装训练、值勤、受阅的历史,彻底改变了我军服装长时期处于单一体制的落后状况,满足了不同场合穿着的要求。从样式和用料上区分更加细致,既美观,用料也更加讲究。

1999年,我军开始换装新一代99式军服。主要包括陆海空军男女夏服上衣,茄克夏服上衣。99式军服最明显的特征是首次向全军官兵配发的贝雷帽,分陆、海、空三种,为国际通用式样。陆军为深棕绿色,海军为深藏青色,空军为深蔚蓝色,分别缀钉陆、海、空军的电脑提花布质帽徽,用料为进口澳毛。

2005年,空军换发全蓝色军服。从2005年11月10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将士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多年来一直陪伴的绿上衣配蓝裤子将全部换成深蓝色军装,其样式、用料不变。

2007年建军80周年之际,全军换发07式军服。07式军服是我军军服史上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改革,标志着我军军服建设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07式军服配套更加完整,第一次为全军军官配发了礼服,增加了作训大衣、制式毛衣、内衬衣、内衣裤等多个品种。

贝雷帽在中国没有穿戴的传统,帽型和脸型不搭配,亚洲人普遍的圆脸配上贝雷帽,如果不使劲归置和整理贝雷帽的帽型,看起来都显得十分不协调。所以一段时间以来,军内外对贝雷帽都有一些意见。

2017年8月1日起,我军配发的新军帽,彻底取消了贝雷帽,男式为棒球帽风格的长檐帽,女式为卷檐帽。与被取代的贝雷帽相比,庄重、新颖、美观。款式风格更加协调,整体穿着效果好,得到了官兵的喜爱!

(资料来源:福建省党史方志、中国军网微信、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历史   长汀   军服   党史   裁缝   红军   荣光   我军   军装   被服厂   帽徽   领章   船形   苏维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