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四大部位”怕受凉 收好这份养生“锦囊”

暑热渐盛时,空调、冷饮、露天纳凉成了不少人的消暑选择,但过度贪凉易让寒邪趁虚而入,诱发感冒、肠胃不适等问题。河北华奥医院呼吸内科任庆慧医生从贪凉危害、重点防护部位到科学消暑法,为大家拆解夏日护养要点。

当心消暑变“招病”三大隐患

风寒侵袭是呼吸道与关节的“隐形杀手”。如空调低温: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颈部、背部肌肉易因受凉痉挛,诱发“空调病”,发生头痛、鼻塞、肌肉酸痛等症状;儿童、老人免疫力较弱,更易引发感冒或支气管炎。冷水冲凉:运动后毛孔张开时用冷水冲澡,寒邪直入肌肤,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关节炎症(如膝关节炎)。

冷饮下肚,阳气流失,易引起脾胃受损。过量冰饮:冰淇淋、冰啤酒等生冷食物会骤然降低肠胃温度,影响消化液分泌,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中医认为这会损伤脾胃阳气,引发“寒湿困脾”,如身体困重、舌苔厚腻。空腹吃冰:清晨或空腹状态下肠胃更敏感,此时吃冰易刺激胃黏膜,长期可能引发慢性胃炎。

贪凉+潮湿,双重伤身易导致湿气缠身。露天睡卧:夏夜在阳台、地板上铺席而睡,地面湿气与夜间寒气结合,易导致湿气侵入人体,出现腰酸背痛、关节沉重等“湿寒症”。汗后吹冷风:出汗时皮肤毛孔张开,冷风直吹会使汗液排泄受阻,湿气滞留体内,形成“暑湿感冒”,症状主要有发热、头重如裹、恶心呕吐等。

重点守护身体四大“怕凉部位”

身体四大“怕凉部位”是指颈部、腹部、双脚、关节,这些部位受凉会有哪些危害?如何做好护养呢?

颈部受凉,风寒刺激颈椎血管,引发僵硬、疼痛,甚至诱发颈椎病。建议大家在空调房内穿有领上衣或系薄丝巾,避免空调风直吹后颈。

腹部受凉,寒气侵袭脾胃,导致腹泻、痛经(女性更敏感)。因此,睡觉时用薄被盖住腹部,少吃生冷食物,可常喝温姜茶暖脾。

双脚受凉,由于脚部穴位密集,受凉易影响全身气血循环,引发感冒。要避免光脚踩瓷砖地,睡前用40℃温水泡脚10分钟,驱散寒气。

膝盖、肩膀等关节受凉,易致滑膜炎症,出现酸胀、活动受限。在空调房内穿长裤、戴护膝,运动后待汗水干透再吹风扇。

科学消暑不贪凉也能清凉一夏

饮食消暑,以清代冰,兼顾润燥。喝对饮品,绿豆汤(煮至豆皮开裂,清热而不寒凉)、酸梅汤(自制少糖版)代替冰可乐;午后喝一杯薄荷茶(薄荷叶+绿茶),散热又提神。吃对食物,冬瓜、丝瓜、苦瓜等瓜类蔬菜,利水消肿;西瓜适量吃,避免冰西瓜刺激肠胃。

起居调护,避开“寒邪高峰”,合理用凉。空调温度设置26-28℃,搭配加湿器(湿度保持50%-60%),每2小时开窗通风;纳凉时间:晚上10点后气温下降,避免露天久坐,可在室内开风扇,选择摇头模式,距离1.5米以上。

运动排湿,微微出汗,驱散暑气。清晨或傍晚进行轻度运动(如快走、瑜伽),让身体通过出汗排出湿气,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避免吹冷风;暑热天避免正午暴晒,运动后可喝温盐水(500m l水+1g盐)补充电解质,而非冰镇饮料。

中医防护,2个小方法增强抗寒力。艾灸/热敷,每周1-2次用艾条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关元穴(脐下3寸),温补脾胃阳气;拔罐祛湿:在背部膀胱经拔罐(留罐5-10分钟),帮助排出体内寒湿,适合暑湿重的人群(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情绪调节,心静自然凉,避免“情绪中暑”。暑热易让人烦躁易怒,可通过听轻音乐、冥想、绘画等方式舒缓情绪,“心静则神安,神安则身凉”,减少因情绪波动导致的身体燥热。

总之,夏日养生的核心是“平衡”,既需对抗暑热,也要守护体内阳气。拒绝过度贪凉,才能让身体在清爽中度过夏天,为健康打下基础。(记者 曹晓燕 通讯员 王琛)

编辑 寒冰

来源 张家口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1

标签:养生   锦囊   夏季   部位   湿气   空调   暑热   阳气   脾胃   关节   身体   肠胃   心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